带娃|江湖上流传的带娃方法,竟然都不如爸爸的自成一派( 二 )
文章插图
把儿子的画做成明信片
我们的许多教育,是要求孩子先学会使用工具,再磕磕绊绊地去找使用工具的目的,写字、阅读、学英语都是如此。一年级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写字,但他就是得按照老师的要求整页地练习。我儿子在一年级就能图文并茂地写很多字了,没有上过写字班,也没有受到强迫,只是因为他需要借助写字和画画这两个高效的工具,不吐不快。
从小到大,我也带着儿子做了大量的手工,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在他成长过程中,不断为他搭建了兴趣的脚手架,如今他的世界是丰富而多元的。现在他也会玩玩游戏(我在他幼儿园的时候就让他接触游戏了,给他讲过什么是好的游戏,什么是坏的游戏),但是他的业余生活不是只有游戏。许多孩子到五六年级之后,特别是男孩子,沉迷玩游戏是父母痛心棘手却也束手无策的事情,这一方面是因为孩子与父母沟通的通道基本关闭了,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培养出别的兴趣来。
一起做事,保持交流的顺畅
我儿子玩乐高着迷时,我尝试着给他拍摄了几条由他来讲解乐高搭建过程的小视频放到抖音上,这些视频竟然带来了巨大的播放量和粉丝量,我还接到不少商务邀请。但是我做视频只是为了让他参与其中,体会到做好一件事情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把事情做好的成就感。果然,经过这个开端还不错的尝试后,儿子决定和我继续在短视频领域开拓。现在我们每周会去故宫进行拍摄,把视频定位在“在故宫讲传统文化”上。我负责写脚本、拍摄和剪辑,他负责对着镜头进行流利地解说。
文章插图
在故宫讲传统文化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继续做乐高主题了?这是因为乐高属于需要不断进行深入的主题,后面会越来越难,难度过大,孩子对视频的参与度就会变少,这样就难以通过视频来培养他的表达力。换成传统文化主题后,每一期主题是平行的,内容难度差不多。在拍摄过程中,反复NG不断重拍,最后儿子不仅能把当期的知识点记得滚瓜烂熟,也能按照走位的要求对着镜头轻松地说出来。一开始也有些拘谨,但是几次过后,便习惯了在公众场合对着镜头讲话。
与画画和做手工一样,拍视频的过程也是我们自然的交流时光。我们会互相分享对方的想法,不需要刻意标注权威,也不需要吼叫与灌输,就是交流观点。我认为通过这种分享式的交流,能让儿子体会到我在倾听他的想法,我也有机会把我的人生经验告诉他。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只是家长一味地想去管束孩子,孩子对家长的防御心理就会变强,最后就在彼此之间建立了一座长城,家长这边好的信息与坏的信息就都过不去,孩子那边的也过不来。
我因为工作关系接触过许多孩子,我曾用图画总结过“家长的成长趋势”。在下图中,曲线表示的是父母从孩子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心理波动过程。
文章插图
家长成长图
一二年级时父母教育孩子的心态是满怀希望的,但也是崩溃的,到三年级进入倦怠期,之后从倦怠期走向佛性或者开悟。这其实也是很多父母说到的,孩子到了前青春期会开始与父母疏远直到青春期变成跟父母形同陌路的过程中父母的应激反应。为了尽可能避免成长中的孩子与父母渐行渐远,要提前几年就注意培养双方之间良性的沟通机制。
- 一家人|否认生二胎后霍思燕女儿曝光,嗯哼在节目中说漏嘴被杜江打断
- 小姑子|“儿媳别让我带娃,谁生得谁养”老公一脚将“巨婴”小姑子踹出门
- 有种遗传叫潘长江基因,被女儿潘阳成功躲避,如今外孙完美接受
- 浙江一爸爸带娃做空气炮实验,2米开外瞬间击倒:从此爱上学习
- 神兽出笼,家长们血压还好吗?你们在家怎么带娃?
- 安全|@黑龙江家长速看!这件事与你的孩子息息相关!
- 车轮变陀螺?物理爸爸带娃获赞,爸爸带娃的5个好处,宝妈要知道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攒肚,掌握这些“育儿密码”,家长都能轻松带娃
- 脾胃|婆婆带娃个头高,从未去过医院,奶奶说注意3点,孩子远离积食
- 教育方式|“狼性教育”可不可行?铺天盖地的“带娃理念”,家长别挑花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