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劈腿”咖啡圈,是谁的错?( 二 )


在文艺青年们在将雕刻时光捧上“神坛”时,资本也伸出了橄榄枝 。
2010年,雕刻时光获得挚信资本的A轮投资2400万元 。拿到资金后,雕刻时光开始加快商业版图的扩张步伐,5年时间,其门店数量从8家增长到近60家,分布在全国20多个城市 。但蒙眼疯狂扩张总会问题增生:门店经营不理想,人才、管理、运营体系跟不上等 。
【新茶饮“劈腿”咖啡圈,是谁的错?】最终,第一代国内咖啡品牌、曾孕育过豆瓣的雕刻时光咖啡馆还是没有熬过2019年的冬天——曾被无数文艺青年奉为“圣地”的北京五道口店关店了,可见,情怀不能当饭吃 。
就在雕刻时光衰落的同时,以带有蓝底白鹿logo的瑞幸为代表的互联网咖啡接过了接力棒,开始了新一轮奔跑 。
2018年3月12日,痛打星巴克的本土互联网咖啡品牌——连咖啡获得由启明创投领投、高榕资本跟投的1.58亿元B+轮融资;3月29日,无人咖啡机服务运营商友饮咖啡宣布完成华创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7月11日,瑞幸宣布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5个月后,瑞幸宣布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22亿美元等 。

新茶饮“劈腿”咖啡圈,是谁的错?

文章插图
图源前瞻经济学人APP
然而,从风口到弃子的身份转换,互联网咖啡没花太长时间 。
2020年4月4日,瑞幸被曝出财务造假,此后瑞幸股价一路暴跌 。两个月后,瑞幸咖啡于6月29日在纳斯达克正式停牌,进行退市备案 。一边,瑞幸陷入财务造假泥潭,另一边,由于造血能力不足、融资不到位,连咖啡也在大规模关店,为逐渐没落的互联网咖啡雪上加霜 。
2020年6月,大众点评信息显示,连咖啡在北京地区的18家门店仅有2家正常营业,甚至包括望京SOHO店也已关闭 。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其他城市的门店也出现关店潮:原本有37家门店的上海仅剩15家,有10家门店的广州仅存1家 。
互联网咖啡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试图以烧钱换品牌 。一直以来,“连咖啡们”都想成为另一个“星巴克”,但很显然,星巴克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工作+咖啡”的完美消费场景 。
当无钱可烧、疫情黑天鹅突然出现时,自然而然,互联网咖啡开始进入资本寒冬 。
不过,随着疫情复苏以及消费升级,咖啡赛道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据德勤于今年4月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一线城市消费者已将咖啡视为“日常饮品”,已养成咖啡饮用习惯的消费者人均消费量达326杯/年 。
除此之外,让咖啡重新夺得资本欢心的关键在于,如今的精品咖啡正在抛弃小众、拥抱人群 。
不断迎合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努力在品质和口感方面建立护城河,是新咖啡品牌在Z世代心中安营扎寨的重中之重 。

新茶饮“劈腿”咖啡圈,是谁的错?

文章插图

眼下,咖啡赛道迎来了新一轮资本浪潮 。今年3月,Manner 咖啡完成A+轮融资;6月11日,永璞咖啡获得众源资本和麦星资本超5000万元的A+轮融资;7月23日,M Stand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金额超5亿元,投后估值约40亿元 。
为了尽快破局,“喜茶们”也心动了,想来咖啡赛道分一杯羹 。
茶咖之“想”
正所谓,不想跨界做咖啡的新式茶饮不是好奶茶店 。实际上,早在2018年,茶咖联姻就已经出现苗头 。
2018年底,奈雪上线了首款咖啡产品“冻顶鸳鸯”;2019年3月,喜茶入局咖啡领域,推出喜茶咖啡:咖啡波波冰、咖啡波波双拼、芝芝美式和芝芝拿铁4款新品;2020年10月,茶颜悦色与三顿半共同研发了奶茶和咖啡混合的全新特调饮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