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妈 , 我这次考试考得95分呢!我比我同桌的分还高!"一回到家 , 孩子就兴致勃勃地和我说 。
我一听到孩子的分数 , 虽然心里很高兴 , 但是我还是没有显露出来 。 我说:"95分 , 还可以啊 , 虽然这次你能考这么好 , 但是这并不代表你下次就能考这么好啊!你还是要努力啊!你不能骄傲啊 , 你要时刻警惕紧盯着那些跑到你前面的那些同学......"
一说起让孩子努力上进 , 我就能好好久 。 但是孩子最不喜欢听我说这些话语 , 听了一会儿 , 他就急忙打断我的话:"够了 , 妈 , 为什么我每次有好消息告诉你 , 你怎么老是想着打击我呢!你真的好烦啊!"
上面这一幕 , 父母是不是感觉并不陌生呢?没错 , 上面那一幕几乎出现在我的现实生活中 。 孩子取得好成绩 , 父母的第一反应不是肯定孩子 , 而是打击孩子;孩子做错了某一件事情 , 父母的打击更是激烈 。
问题来了 , 打击真的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吗?
文章图片
"打击教育"几乎无处不在
一般来说 , 父母采用"打击教育"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让孩子保持谦虚努力的态度
这几乎是所有父母采用"打击教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
虽然父母会为孩子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和欣喜 , 但是父母担心孩子因为一次肯定和表扬就变得骄傲 。 父母最担心的是 , 孩子可能会失去之前努力奋斗的决心 。
所以 , 为了让孩子保持努力上进的态度 , 父母宁愿不去肯定孩子 , 牺牲孩子的一点点喜悦 。
父母也会把他们真实的想法告诉孩子 , 孩子虽然也能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 , 但是对于一个认知、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孩子来说 , 孩子会更加在意父母对他们的看法 , 并且把绝大多数不好的语言放在心上 。
文章图片
锻炼孩子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被定义为是一种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人们在任何条件和环境下如何面对挑战 , 处理压力的一种性格特征 。 父母一味地打击孩子的第二个原因 , 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打击来锻炼孩子的"心理韧性" 。
大多数父母认为 , 锻炼孩子的"心理韧性"肯定就是要让孩子挫折中进行 , 而打击就是一个较为简单直接的挫折 。 如果孩子能够不畏惧打击 , 那么孩子的"心理韧性"肯定会大大提高 。
然而 , 父母大都是往好的方面去考虑 , 没有想过如果孩子畏惧打击 , 不能从打击中走出来 , 那又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
"打击"教育只会把孩子"打趴"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的话题:如何面对父母的打击教育?
回答这个问题的人 , 大都讲述了自己在小的时候 , 被父母打击的经历 , 几乎没有人回答肯定这种教育模式 。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回答就是 , 一个女生说 , 虽然自己明白父母的打击是为了我好 , 但是童年经受的打击却一直维持到现在 。
那么 , "打击"教育到底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一个负面的影响呢?
文章图片
变得自卑叛逆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 , 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 。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 , 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 , 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 。 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在作怪 。 "
孩子年纪再小 , 也有自尊心 。 想想父母遭到别人的打击时 , 父母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 那么孩子的状态也与父母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
- 孩子“高度敏感”怎么办?是好事!这是一种被严重忽略的“天赋”
- 孩子被嘲笑,是巧妙化解还是回怼?区别就在孩子的“情绪智力值”
- 越鼓励越不听话,别让“鼓励式教育”误区毁了孩子,父母要重视
- 喜欢把东西占为己有,孩子到了“占有欲敏感期”,该如何应对
- 天生“内向”的孩子,如何正确的引导?父母这3个行为很重要
- 父母“慵懒”,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有多大?为了孩子,请你勤奋点
- 想让孩子成“万人迷”?家长培养孩子“亲社会行为”不可忽视
- 父母过度的“控制欲”,只会成为孩子的灾难,父母应“管”住自己
- “内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一味逼孩子“活泼”
- 妈妈常做这3件事,孩子容易产生“恋母”情结,希望你一件都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