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认为 , 孩子遭受了羞辱 , 会越挫越勇 。 但是 , 与父母期待的相反 , 孩子的表现通常是一蹶不振 。
一般来说 , "羞耻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以下三方面的伤害 。
击溃孩子的心理防线
父母常用的羞辱模式就是打骂教育 , 父母打骂的过程 , 会逐渐击溃孩子的心理防线 。 孩子本来就比较脆弱 , 性格比较敏感 。
有时候 , 父母说的话只是气话 , 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 但是 , 孩子会放大父母对他的辱骂 , 还会将父母的辱骂放在心上 。 一旦孩子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了 , 孩子的心理问题会增加 。
损坏孩子的自尊心
"羞耻教育"会还会损坏孩子的自尊心 。 每个孩子生来都有自尊心 , 随着年纪的增长 , 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增长 。 有时候 , 孩子会防抗父母的羞耻 , 这也是孩子维护自己自尊心的表现 。
如果父母的教育让孩子感觉到"羞耻" , 而且孩子的自尊心能够接受这份羞耻 , 那么孩子会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错误 , 让自己变得更好 。 如果孩子受到的羞耻超过了孩子自尊心所能承受的范围 , 那么孩子很难做出改变 。
这个时候 , 孩子的自尊心已经被破坏了 , 孩子处于一种"破罐子破摔"的状态 。 父母的"羞耻教育"不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 孩子不会自尊自爱 。
文章图片
造成孩子习得性无助
1967年 ,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 , 通过一个经典实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理论 。
这个实验有些残忍 , 他对笼子的一半通电 , 狗受到电击就会逃避 , 逃到笼子的另一边 。 但是 , 如果笼子的另一边也通上电 , 狗在反复逃避之后发现 , 无论怎么逃避都是徒劳的 , 就学会了停止逃避 。 以后再被电击时 , 狗不再逃避 , 即使另一半笼子不通电 , 把障碍去掉 , 狗宁愿被动接受电击也还是不逃避 。
这种陷入了无助情绪 , 停止逃避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 所以叫习得性无助 。
在现实情况中 , 孩子就像实验中的"狗" , 父母就像实验中的"实验人员" , 父母的"羞耻教育"就像试验中的"通电行为" 。 父母的"羞耻教育"不容许孩子出现一丝防抗 , 慢慢地 , 孩子会对心里的羞耻习以为常 。
"习得性无助"对孩子有着很多不良的影响 , 孩子无力防抗 , 最终只能放弃 。 未来 , 孩子不敢面对风险 , 不敢去面对有挑战性的事物 。 固步自封的行为 , 会让孩子失去创造性 , 孩子也将不能够胜任一些高端职位 。
文章图片
父母应该舍弃"羞耻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经是死去的东西 , 它非但不能改善孩子的行为 , 相反的还可能将孩子挤下黑暗的深渊 。 "
1989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任何儿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 。
所以 , 父母应该舍弃"羞耻教育" , 运用其他更好的教育方式 。
那么 ,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 , 父母应该采取那些措施来教育孩子 , 让孩子能够准确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
陪伴
有位父亲带着儿子去朋友家玩 , 回家路上 , 孩子不安地对父亲说:"爸爸 , 我偷了东西 。 "说着 , 孩子便拿出一个好看的玩具 。 这位父亲很想发火 , 但是他考虑到发火也不能够解决问题 。
他对孩子说:"孩子 , 你喜欢这个东西可以和爸爸说 , 但是你不要偷东西 , 偷东西是一个性质恶劣的行为 。 我们先把东西还给叔叔 , 然后和叔叔道歉 。 道完歉以后 , 我们再去买一个你喜欢的玩具好不好?"
- 孩子很完美却不受欢迎?懂出丑效应,“优秀”与“讨喜”才能双赢
- 孩子总“黏人”?别轻易阻止,允许“适度依赖”孩子才会更独立
- “我的辛苦都是为了你”,利用“负罪感”管教孩子,只会得不偿失
- “二十码法则”:时刻“紧盯”孩子不可取,孩子成长需“空间”
- 孩子做事没有“底线”怎么办?弄懂这些道理,做真正负责的家长
- 旅游对孩子来说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只是开阔眼界
- 用眼泪来博取同情?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变得“狡猾”?值得反思
- 孩子上课总坐不住,家长要了解“斯特普效应”,提高孩子专注力
- 如何把握爱孩子的“度”?最好的爱,是“无条件”但“有原则”
- 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重视孩子的“优势教养”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