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简介和寓意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和风俗

“立冬”到 , “立冬”峭 , 立冬来了吃饺子 。转眼间又到了“立冬”节气的开始 , 每到这个时节 , 就意味着 , 冬天就要到了 。为什么冬至大家都要吃饺子呢?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是什么?小编为您整理有关冬至的谚语俗语顺口溜 。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的故事
饺子原名“娇耳” , 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 , 常为百姓除疾医病 。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 , 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 , 舍药救人 , 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 。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 , 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 , 走到家乡白河岸边 , 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 , 耳朵都冻烂了 。原来当时伤寒流行 , 病死的人很多 。他心里非常难受 , 决心救治他们 。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简介和寓意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和风俗

文章插图
2019冬至是几月几日哪一天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简介和寓意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和风俗】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 , 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 , 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 , 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 , 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 , 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 。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 。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 , 血液通畅 , 两耳变暖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 , 抵御了伤寒 , 治好了冻耳 。
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 , 在冬至和年初一吃 , 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
冬至吃饺子的寓意
按照中国古代记时法 , 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子”为“子时” , 交与“饺”谐音 , 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 。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简介和寓意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和风俗

文章插图
冬至吃什么好
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 , 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 , 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 , 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
冬至吃饺子的谚语
1、冬至到 , 吃水饺.
解释:到了冬至这一天 , 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娇耳” , 吃水饺成为一种习惯 。
2、十月一 , 冬至到 , 家家户户吃水饺 。
解释:公历十月一日是冬至节气到了的时间 , 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包饺子过来吃 。
3、冬至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 。
解释:东汉的张仲景辞官回家后 , 发现白河两岸的亲民因寒冷坏了耳朵 。他命徒弟取锅熬至一些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 , 然后将这些东西煮熟后捞出剁碎 , 用面包成如同耳朵一样的“娇耳” , 让大家喝汤吃面 , 这样身上暖和 , 冻过的地方也渐渐痊愈 。
人们感谢张仲景的善良 , 学着他的样子做成了“娇耳”来治病 , 慢慢的谐音成了“饺子” , 然后就流传出“冬至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样的谚语 。
4、冬至饺子夏至面 。
解释: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冬至这天都会吃一顿饺子 , 喻义团团圆圆 。而夏至的时候则要选择吃一顿面条 , 预示着风调雨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