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我只惋惜没人给钱花”:过早寄宿的孩子怎会变成这样

菌菌前几天参加聚会 , 碰到了许久未见的老同学 。
一见面自然是聊起了育儿话题 。
我这同学响应国家号召 , 刚生了二胎!
但没想到 , 二宝出生了 , 问题也来了!
大宝正是调皮的年纪 , 一刻不盯着就得闯祸 , 老公也正值事业上升期 , 忙的不着家 。
这实在没办法就把大宝的半托转成了全托 , 想着这也能锻炼孩子独立能力 , 不算是坏事 。
结果 , 最近发现孩子不太对劲 。
以前特别黏人而且好动活泼 , 啥话都和父母说 。
现在回到家 , 话变少了而且经常自己呆房间里不出来 , 问孩子情况 , 要么沉默 , 要么就说“嗯 , 没事” 。
打电话问老师 , 也说没发生什么事啊 , 但明显孩子和她不亲近了 。
“父母去世,我只惋惜没人给钱花”:过早寄宿的孩子怎会变成这样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相信很多家长也曾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 但其实 , 过早寄宿的危害比你想象中还大!
1
过早寄宿
亲子间心理链接的断裂
当然 , 菌菌并不是反对寄宿制 。
而是不建议3~6岁即学龄前的孩子 , 脱离家人去经历“寄宿”生活 , 比如像上面我们说到的全托 。
有一个知乎网友在“该不该把小孩送到寄宿学校?”写下了自己的故事:
“我从幼儿园小小班开始 , 就再也没有终止过我的寄宿旅途 , 从小到大除周六日都在学校度过 。
因此我变得特别的独立 , 自己的事情能解决的绝不在家人前提一个字 。
我从小独立得太早 , 早得我不能够体会到家庭的爱 。
甚至在我母亲发高烧的时候我都能表现的不慌不忙 , 动作上更是极度怠慢 , 认为死不掉的都是小事 。
有时候我不禁幻想着 , 万一我父母都死了 , 我也许只会是惋惜少了给我零花钱的人 。 ”
“父母去世,我只惋惜没人给钱花”:过早寄宿的孩子怎会变成这样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这位网友的经历和心声 , 代表了很多从小开始寄宿 , 长大后和父母相处时的真实心态的人 。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孩子长时间和父母分离 , 会使家庭伦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坏 。
所以 , 他十分反对寄宿制 。 这也让我想起了著名的恒河猴实验 。
心理学家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 , 在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 。
其中一个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 , 但胸口上有奶瓶 , 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 , 但没有奶瓶 。
按照“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 , 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钢丝妈妈”更亲近 。
但小猴子只有饿了才靠近钢丝妈妈 , 一吃完奶 , 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身边 。
图源:网络
当这些猕猴成年后 , 大多数性情冷漠 , 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中 , 走路也蹒跚不稳 , 甚至连叫声都不正常 。
猕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 , 它们身上反映的这种“孤儿院现象”也说明了:
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 , 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所不可或缺的 。
通过对小猴子行为的分析 , 哈洛又有了很大的发现 。
当他把第一个模型母猴换成可摇摆的、有足够反馈的模型后 , 那些性格非常孤僻的猴子 , 有了很大的改变 。
“父母去世,我只惋惜没人给钱花”:过早寄宿的孩子怎会变成这样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于是 , 哈洛得出了第二个结论 ,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互动的陪伴 。
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 , 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 。
宛如一粒种子必须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 。
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 , 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