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如何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 怎么让孩子学会独处2020

孩子们都喜欢群居,喜欢回家有家人的陪伴,去幼儿园学校有小伙伴一起玩,不过让孩子会独处也是很重要的,那么要怎么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呢,小编就来说说吧。
为什么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
独处|如何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 怎么让孩子学会独处2020
文章图片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时光”可能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独居成年人口超过7700万。
在物质条件贫瘠的过去,我们讲究人情,信奉集体的力量,住在街坊邻里都熟悉的四合院、胡同、弄堂里,通过互帮互助来解决各种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但在社会化进程飞速发展的现代,我们住在隐私性更好的高楼里,大多数生活中的需求都可以被网购,外卖,网游,线上办公来解决,面对面的交往被取代,一个手机陪伴就够了。
也就是说,不论你是不是一个人生活,独处可能都会成为未来每日的必修课。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讲,独处让孩子更能专注自己的内心,通过思考和探索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有位知名幼儿园园长曾经说:“学会和自己相处,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多少成人都做不到,因此我们更需要创造机会,从小培养孩子这个能力,会独处的人今后的人生一定会更不同”。
王澍是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国际建筑奖的中国人,他在分享获奖感悟时说,正是因为童年的独处,使他爱上建筑艺术,并且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很多设计灵感就是来自幼时的独处。
确实,当我们跟别人在一起时,我们的关注点更多的是我们的行为在群体中的影响,以及其他人正在做什么;只有我们独处的时候,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把关注点拉到自己身上来,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的兴趣点。
很多领域的杰出人士,他们的成就都离不开独处时光里的深度阅读。很多的艺术创作,都源自于创作者面对自己时的思绪纷涌。
除此之外,独处能给孩子的大脑足够的时间休息放松,从而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
心理学家发现,用适当时间独处的青少年不仅抑郁情绪较少,而且学习成绩往往比那些不喜欢独处的青少年要好。
根据神经学家的观点,这是因为在真实社交联系中,社交信息发出方需要得到接收方的积极反馈才能继续这样的联系,而积极的反馈需要情绪的反应(共情,理解,同情等),这是需要精神投入的,参与者很容易感到疲劳。
而独处给了将孩子从疲倦的社交情绪中解脱出来,给了他们放空大脑的机会。有张有弛,得到了休憩和放松的大脑,才能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运转的更快。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
独处|如何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 怎么让孩子学会独处2020
文章图片
1.及时回应,给足安全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经说过,安全感不是天生的,要在孩子三岁之前,给予其充足的安全感。这种安全的、踏实的感觉便会伴随孩子一生。
妈妈们应该都有亲身经历,尤其是对于幼小的孩子,他们不准妈妈离开,妈妈走到哪跟到哪,而且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喜欢让妈妈陪着,有的妈妈曾经跟我抱怨,自己连上个厕所,宝宝都要跟着。这就是典型的孩子缺乏安全感,需要从妈妈那里获得安全的一种表现。
这种行为其实太正常不过了,连成年人在独处的时候都会有孤独不安的感觉,更何况一个要独自面对陌生的世界的孩子。所以对于三四岁之前的孩子,比独处更重要的是及时回应。
比如孩子一个人玩的正高兴,突然“哇”的哭了,或者走了路上摔了一跤,这个时候妈妈就需要赶紧去跑过去:“孩子,需要妈妈帮忙吗?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