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关爱心理健康, 让孩子的世界更敞亮

采访人员 王甜 叶真
近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专职儿童精神科医师存在较大缺口,医疗资源分布与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问题凸显。
门诊挂号紧张,诊疗难度较大
“孩子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想上学,已经离家出走3次。我们想带他看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但从年初到现在都没挂上号……”今年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令王女士很是头疼,在朋友建议下,她决定带儿子看看心理门诊,但预约挂号时总看到显示“无号”。
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黄懿钖告诉采访人员,目前该院只有2名儿童精神科医生,每天门诊量达到60人次。该院多年前就已开设儿童心理行为门诊,由儿童神经内科或进修过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医师兼任医生,一周只有两三天出诊,直到2014年和2017年,两名儿童精神科专职医师吴丹丹和黄懿钖分别到来。“现在我们每周有6天时间在儿童心理行为门诊和学习困难门诊坐诊,工作量趋于饱和。”黄懿钖说。
而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科有着相对悠久一些的历史。1984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所儿童心理卫生专业机构,1994年该中心并入南京脑科医院。“因为形成良好口碑,中心每天门诊量近200多人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医师陈一心介绍。
与成人相比,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难度更大。黄懿钖说:“可供儿童青少年选择的药物非常有限,这也意味着,我们更多是以心理干预的方式去治疗,有时也会借助玩具、游戏等方式来检查。”
“很多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和家庭有很大关系,因此医生要看的不仅是孩子本身,更多的是要关注这个家庭。”陈一心告诉采访人员,“我们既要善于和家长沟通,也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况、与孩子交流。因为有时家长可能并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对症状的描述可能有误,而孩子有时也会故意‘演戏’,让医生难以分辨,一些复杂病例甚至需要多次鉴别才可以确诊。”
资源分布不均,缺少专门病房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是指发病年龄小于18岁孩子存在的精神障碍,一些可起病于人生任何阶段的疾病在儿童青少年阶段也可发病,比如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此外还包括一些特发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障碍,比如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品行障碍、焦虑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等。
“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障碍时,可能很多家长会有‘病耻感’,觉得孩子是不是有了精神病,甚至不愿意来医院检查。其实心理障碍不等于精神病!”陈一心强调,由专业医生针对儿童精神障碍进行矫正训练和疏导,可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减少复发和成年后发病率。60%-70%的多动症儿童经过干预在青春期后可以康复,孤独症孩子经过早期干预也可正常进入幼儿园、小学,逐渐融入正常生活。
数据显示,我国有较大数量儿童青少年因患精神障碍需要专业治疗,而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500人。大约每10万名患儿才配备有一名专业医生,且这些医生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全国的精神科医生少、儿科医生少,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就更少了。”陈一心无奈地说。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目前南京有14名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集中在南京脑科医院和南京市儿童医院。省内其他城市及周边省份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到南京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