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专访武志红:“不能让孩子真实地活着,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四 )


什么样的父母是好父母?精神分析中强调一个容器的功能:就是当孩子把事做好的时候 , 认可他;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 , 支持他;允许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的生命力 , 在其中自然的流动……也就是这三个条件 。
现在 , 中国父母真是好了不少 , 过去是孩子把事做好了 , “不许骄傲”;孩子遇到挫败了 , “怎么这么差劲?!”
我们说 , 父母要做孩子的一个容器 , 让孩子的生命力和情绪在和父母的关系中流动 。
妈妈要做幼小孩子的容器 , 丈夫要做妻子的容器 , 整个社会要做家庭的容器 。这样一来 , 母亲就感觉到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但是 , 假如母亲是孤独的、匮乏的 , 凭着天性说她要对孩子好 , 这就对她的要求太高 。
武志红|专访武志红:“不能让孩子真实地活着,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文章图片
#02
不要让战斗的母亲 , 
成为无源之水
BBZB
早在几年前武志红老师就提出了我们家庭教育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焦虑的母亲+缺位的父亲+失控的孩子” , 这些年 , 这个问题有缓解么?
而广受诟病的“丧偶式育儿” , 又要如何求解?
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之辩中 , 女性该如何选择 , 全社会又该如何给予支持?
社会系统要给到母亲足够的支持
武志红:在之前出版的书中 , 我曾提到过“焦虑的母亲+缺位的父亲+失控的孩子” , 也就是我们文化中的两个传统:威权主义和重男轻女 。这两个东西交织在一起 , 导致了在我们国家“焦虑的母亲+缺位的父亲”特别的严重 。
武志红|专访武志红:“不能让孩子真实地活着,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文章图片
这个现象这些年应该是改善了不少 , 比方说男女平等、平权 , 对女性的重视、父亲的意识都比以往好了很多 , 虽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 , 但它是个渐变的过程 。
我觉得在这方面真的需要构建一个系统 , 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做丈夫的不能觉得“我不知道怎么带孩子、我不知道怎么融进去” , 就在外面做甩手掌柜 。
欧美精神分析有一个课程叫婴儿观察 , 不仅是学习者、包括整个社会系统 , 他们都有这样的这么一个共识:如果发现是一个母亲单独在带一个孩子 , 这就是一个高危状态 , 这个孩子会很容易被带不好 , 这个母亲需要支持 , 社会系统要进一步给母亲一些支持 。
武志红|专访武志红:“不能让孩子真实地活着,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文章图片
对于现在网上流行的“丧偶式育儿” , 站在女性的角度上 , 我觉得母亲必须得有战斗意识 。在你生孩子之前 , 你得要做好评估:你老公给你多少支持 , 谁能给你支持 , 谁会给你带来麻烦 , 要做清晰的评估 。
在我的心理咨询来访人群中 , 60%的家庭离婚是从生了个孩子、婆婆过来帮带孩子开始的 。
要做年轻的妈妈 , 你得要有意识:育儿不是你一个人能搞定的事情 , 就算你一个人能搞定也太辛苦了 , 必须要跟你老公谈好 , 你要给我支持:人力、金钱、家庭上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