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专访武志红:“不能让孩子真实地活着,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六 )


其实注意力本来都不需要去培养 , 就是你不去破坏孩子的感觉 。孩子小的时候可能有很多时候都像永动机一样 , 对所有的事情都充满饱满的热情 。
武志红|专访武志红:“不能让孩子真实地活着,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文章图片
在我们经常讲孩子“乖”“要听话” , 这是很危险的 。几乎所有的父母夸自己孩子的时候都会用到“乖”这个词 , 但当孩子无条件顺着父母的意思 , 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 他就失去了自我 。
这样一来就意味着他以后极有可能平庸地活着 , 就是因为他不能够和事物和这个世界紧密地、真切地去相处 , 中间隔了一层东西 , 这是一个极其普遍、比较致命的这种状态 。
我们总会说赢在起跑线上 , 让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把知识比拼上去 , 其实忽略了这些你的孩子就输了 。而现在很多老板喜欢招名牌大学生 , 其实都不如招一个有真正热爱、真实活着的人 。
武志红|专访武志红:“不能让孩子真实地活着,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文章图片
最好的起跑线 , 就是好的人格
武志红:我认为“赢在起跑线上”是指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 就给了他一个好的人格 。
好的人格从哪来?作为父母跟孩子好好相处 , 构建好的人格 , 这是一个极好的起点 。当孩子有了这个起点 , 相当程度上可以说在未来社会将立于不败之地 。
良好的人格 , 就包括构建真实的自体 , 真实自体就建立在这么一种感觉之上:我可以按照我的意愿去活 。
按照英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威尼克特的说法就是需要“一个不报复的人” , 不惩罚不报复 , 主要讲的是妈妈 , 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整个抚养环境 , 需要一个不报复的人滋养出孩子的这种感觉:世界已经准备好 , 欢迎你的本能排山倒海地涌出 。
不用担心这样会培养出没有责任感和上进心的孩子 , 其实自恋维度是天然的 , 孩子们天然想站在自恋的高位 。所以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很强 , 这就又涉及到自我效能感 , 孩子天然想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 。
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必然会面对两种情况 , 一种是把事做好 , 或把事做砸了 。所以我们前面讲的父母要做“好的容器” , 孩子做好了去认可他;孩子做砸了、遇到挫败了支持他 , 把孩子托住了 。
武志红|专访武志红:“不能让孩子真实地活着,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文章图片
比方说一个一岁的孩子他想爬过来喝杯水 , 这对他来讲就是个难度不得了的事 , 这个事他做好了 , 就感觉“我真棒我了不起” , 这就是自我效能感;而他遇到挫败之后 , 他就感觉“我愚蠢 , 我完蛋了 , 我怎么连这个事情都做不好” , 这时候父母要作为容器把孩子给托住了 。
或者理解为孩子的自我出现了一个严重的裂缝 , 世界被瓦解被摧毁的时候 , 这时候父母做了一个好的容器 , 其实就是把孩子修补好了 , 孩子的人格变得完整 , 又可以重新去做连续地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