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专访武志红:“不能让孩子真实地活着,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七 )


这样一来 , 孩子就有一个巨大的生命 , 明白世界是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来发展 , 就算我会经常遇到挫败 , 但只要我能够连续的努力 , 最终就觉得获得一种感觉:我能行 。
当孩子有了这种意识状态的时候 , 你发现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去给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辅导、教育 , 他们靠着天然的生命力和人格基础 , 就能做好各种各样的事情 。
武志红|专访武志红:“不能让孩子真实地活着,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文章图片
让我们更坚韧的
“抽象意义上的自我”
武志红:假设我们在最初的时候是一张白纸 , 父母在最初怎么刻画 , 是他们留下的最原始的一个痕迹 。从人格的角度来讲 , 父母对孩子的关系模式也就是这样 。这个东西的确是在小时候就定型了 。
我觉得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形成一个重要的东西 , 就是自我 , 没有形成一个抽象意义上的自我 。
比方我现在想喝水 , 这涉及到精神分析经常讲的东西叫做动力 。我们任何一个起心动念、任何一个具体的想法、愿望意志 , 都可以称为是一个动力 。
比如在街头上有些人就是吵了个架 , 就寸土不让 , 你死我活 。因为一点小事就要死的人 , 为什么?因为很多人的自我是“动力水平” , 觉得“我就是我的动力 , 我的动力就是我” 。当这个当下的“我” , 产生了一个愿望 , 愿望没有得到实现 , “我”就死了 。
比如因为停车位吵架 , 是因为他们感觉那一刻不是为了争一个停车位 , 而是说谁死谁活这么个问题 。如果这次我赢了 , 这一刻我感觉“我”活了下来 , 如果我输了 , 那么这一刻“我”死了 。
武志红|专访武志红:“不能让孩子真实地活着,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文章图片
比动力水平稍好一点的是意志 , 比如喝水这件事 , 这里没有 , 我就走出去再倒一杯 。动力水平讲的是必须、当下、立即、完美地得到实现 , 如果没有 , 我就好沮丧苦恼;而意志水平是这里没有水 , 我可以去其他地方获得 , 意味着有了时间和空间 , 可以延迟满足 , 此路不通换一条 , 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时动力就升级为意志 。但有时意志水平也会有比较大的问题 。
只有当有了一个抽象意义上的自我的时候 , 每一个具体的动力都不是我 , 每一个具体的意志也不是我 , 而是有了一个超出所有具体的动力和意志之上的一个抽象意义上的自我 。
当有了这个自我 , 各种具体事件的成败得失都不那么重要 , 这些都不会决定我的生死 , 而是感觉时时刻刻“我”都在 。
在我们文化之下 , 无论我们的文化还是家庭 , 都不鼓励一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 , 发展自己的个性上的自我 , 所以会导致很多人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 , 但是自我都还没有产生 , 所以就变成了对各种各样具体的事情特别在意 。
但当我们有了抽象意义上的自我 , 我们就变得很坚韧 , 变得能够承受各种各样的事 。
所以既然我们讲到人格就是人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 那么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命运 。人格一旦形成 , 改变就非常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