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发育迟缓发生后,这些孩子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不管是大江大河式般的咆哮 , 亦或者吴侬软语般的细腻 , 语言的魅力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有着各不相同的表现 。 那些或简单、或复杂的字音在无穷的组合中构成了完整的语言体系 , 支撑着人类社会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
但若是说一点都不相同倒也不尽然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 在“爸爸”和“妈妈”的称呼上 , 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趋于一致 , 唯一不同的 , 也只有对“baba”和“papa”的不同称呼(爸爸们实惨!) 。
语言发育迟缓发生后,这些孩子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文章图片
我们的语言 , 究竟是如何出现的?
想要知道语言如何出现 , 答案其实就在那一个个婴儿的身上 。 科学家对于人类语言的认识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 即发育阶段、原生阶段以及幼体阶段 。
所谓发育阶段 , 指的是婴儿语言在一岁后逐渐具备语言的时期 , 在当时的很多科学家看来 , 婴儿的语言要等到1岁或更久的年龄段才能具备 , 他们并不认为0-1岁的婴儿可以进行语音信息的归纳和收集 。
原生阶段 , 指的是儿童出生后便获取语音信息的时期 , 这一阶段的科学家往往这样认为:孩子出生后会不断学会如何运用各种感官去获知外界的信息 。 这一理论在上世纪由美国神经学家查尔斯教授提出 。
而幼体阶段 , 指的则是婴儿在母体内成型后的一段特殊时期 , 此时婴儿的听觉系统已经稍具雏形 , 于是他们开始利用初生的听觉系统去主动获知外界的信息 , 尽管无法说话 , 但他们已经能对外界的音频高低产生反应 。 这下大家知道为什么教育学家让未分娩的婴儿多听音乐的原因了吧?
但是 , 只会接收信息输入还不够 , 如何输出信息也非常重要 。
语言发育迟缓发生后,这些孩子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文章图片
语言发育迟缓 , 阻碍了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大多数人类日常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有这几个 , 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 当外界的信息通过这些渠道输入到我们的大脑后 , 中枢神经系统就开始运作 , 将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通过转译、编译 , 从而输入到威尔尼克区(人类理解所有事物的区域) , 最后 , 在布罗卡氏区(人类表达的区域)的帮助下向外输出 。
因此 , 假如威尔尼克区和布罗卡氏区受到影响的话 , 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自然也会受到非常大的阻碍 。 这种影响未必是生理性的 , 还可能是语言环境、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干扰的 。 而语言发育迟缓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典型问题 。
语言发育迟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是病理性的 , 如髓鞘损伤造成的语言落后、智力损伤等;一类是单纯性的 , 如家庭、环境、社会因素造成的语言落后、迟缓等 。 在生活中 , 咱们见到的最多的就是单纯性语言发育迟缓 。
那他们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1.5周岁以下儿童语言意识较差;
2.语言能力使用无或极弱;
3.连续构音能力无 , 发音总体不清晰;
4.智力总体水平偏低 。
除了这些表现 , 语迟儿童最让人担心的莫过于他们所面临的诸多困境 。
语言发育迟缓发生后,这些孩子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文章图片
语迟儿童面临的难题往往很“致命”
1.缺乏自理能力
不可否认有一些语迟儿童可以自行穿衣、吃饭 , 但对于大多数语迟儿童来说 , 年龄越大 , 自理能力也就越差 。 不要说等孩子十七八岁了 , 就是七八岁的语迟儿童都要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穿衣、吃饭 。
2.迈不出去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