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了父母,父母忍让或还手都有后遗症,这样做才正确

周末跟几个二宝妈聚会 , 彼此都带着孩子 , 三四个幼儿园小朋友凑在一起“大闹天宫” , 不一会儿便有了摩擦:两个小男孩互抢玩具 , 其中一个仗着力气大推了另一个 , 另外那个小朋友被推倒在地 , 大哭起来 , 然后拼了命想要打对方 。
两小朋友的妈妈发现“战争”升级 , 赶紧过来调解 , 但被推的小朋友一直不服气 , 因为被妈妈阻止 , 气得抡起小拳头猛打妈妈 。 做妈妈的一看就更生气了 , 不客气地还手打了他 , 小朋友被打后号啕大哭 , 这下闹得更加鸡飞狗跳……
孩子打了父母,父母忍让或还手都有后遗症,这样做才正确
文章图片
事后 , 大家说起孩子打父母要怎么办的问题 。 有人认为孩子打父母是任性霸道的表现 , 父母必须以牙还牙打到他怕 , 才能制止他打人的念头 。 有人认为无论如何父母都不能打孩子 , 孩子打得并不痛 , 仔细跟他说 , 下次他会改的 。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各有拥护者 , 在场的几个二宝妈也争执不下 。 从她们各自的教育成果来看 ,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还是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
孩子打了父母,父母忍让或还手都有后遗症,这样做才正确
文章图片
孩子打人的原因有很多 , 总的来说 , 这三种原因比较常见 。
1.想要引起关注 。
孩子喜欢大人无时无刻地关注他 。 如果父母只顾做自己的事情 , 想要关注的孩子会很生气 , 而他们表达生气的方式之一就是打人 。 他们希望通过打人拉回父母的注意力 , 让父母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 。
2.探索世界的方式 。
比较小的孩子 , 他们分辨不了打人和玩耍的边界 , 他们打父母 , 其实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 , 也许只是觉得这样很有趣 , 也许觉得这样能表现自己的力气 。
3.渲泄委屈的情绪 。
孩子有了委屈 , 比如像上面那个小朋友 , 因为被别的小朋友推倒了 , 被抢了玩具 , 这让他很委屈 , 所以他想打回去 , 但妈妈制止了他 , 所以他就把委屈发泄到妈妈身上 , 打起了妈妈 。
孩子打了父母,父母忍让或还手都有后遗症,这样做才正确
文章图片
当孩子打了父母 , 大多数人是以下两种反应:
1.不当一回事 。
孩子越小 , 父母越会不当一回事 , 他们认为孩子打人是不懂事 , 等他大点自然不会 , 甚至有些大人会觉得孩子这样做很有趣 , 继续跟孩子嘻笑打闹 。 有些父母则太过宠溺孩子 , 不舍得批评孩子一句 , 孩子打自己 , 觉得能够忍受也就忍下来了 。 殊不知 , 这样的忍让会给孩子错误的认知 , 让他们以为打人没事 , 结果就是孩子变本加厉 , 对父母越发不尊重 。
孩子打了父母,父母忍让或还手都有后遗症,这样做才正确
文章图片
2.打回去 。
有些父母能正视这个问题 , 但他们的处理方式是打回去 , 他们觉得只有以牙还牙 , 才能让孩子懂得不能打人 , 更加不敢随便打父母 。 这种教育方法看起来很正面 , 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 , 而且让孩子尝到苦果 , 一般说来 ,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应该不会再随便打人了 。
但实际上呢?上面那个例子中 , 打了妈妈又被妈妈打回去的孩子 , 在跟小朋友的互动中 , 只要对方有一丁点打到他 , 不管对方是对是错 ,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拼命打回去 , 不管妈妈怎么制止都没用 。 这个孩子平时是很讲道理的 , 但一碰到别人打他 , 他不打回去就哭闹不停 。 我也多次见过他一有不如意的事就想打妈妈 。
他这样的个性 , 其实跟妈妈以牙还牙的教育方式分不开 。 以牙还牙 , 以暴制暴 , 虽然从正面上让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对的 , 但后遗症就是给孩子树立错误的榜样 , 让他们产生打人可以解决问题的错觉 , 从而更坚定用暴力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