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清华博士一语点透:“双减”之后,普通家庭这样育儿才有希望


博士|清华博士一语点透:“双减”之后,普通家庭这样育儿才有希望
文章图片
所谓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给予孩子三样礼物:
谋生的能力,爱和接纳,以及健全的人格和阳光的心理 。
作者丨可乐妈
前段时间,偶然看到了一则关于吴军博士的采访 。

博士|清华博士一语点透:“双减”之后,普通家庭这样育儿才有希望
文章图片
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取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 。
他曾是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担任过腾讯副总裁,还是个著作颇丰的作家 。
但同时,他也是一位父亲 。
为了帮助女儿申请大学,他曾走访过包括牛津、剑桥、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十几所顶尖名校 。
这样的多重身份,让他在谈及各种教育问题时,总能抽丝剥茧、直指靶心 。
在采访中,他这样说道:
“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压孩子压得太紧,而是这三大问题: 第一,以‘课本上教育’为主,在技能以外教得太少; 第二,带着寻求‘标准答案’的思路在学习; 第三,把考试和一时的成败看得太重 。”
看了吴军博士的采访后,我一直在想:
父母总说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博士|清华博士一语点透:“双减”之后,普通家庭这样育儿才有希望
文章图片
好的教育
是教会孩子谋生的能力
吴军博士在采访中举例道:
“在美国跨学科竞赛中,不考你会不会编程,而是让你提出方案,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例如,美国许多基础设施是在二战后建立的,不少水管都会漏水 。而全部更换一遍,需要一万多亿美元 。有一次竞赛就根据这样的背景条件,提出了一个要求: 制作一个方案,能够在比较便宜又不中断供水的情况下,解决水管漏水的问题 。”
这个要求一出,不少孩子都懵了 。
毕竟,在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好好学习就够了” 。
所以事无巨细地包办一切,为孩子做好一日三餐、打扫房间、整理床铺,甚至连内衣、袜子都不让孩子自己洗 。
却忽略了:
一个不懂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一点日常生活技能的孩子,哪怕成绩再好,将来也难以适应社会 。
还记得神童魏永康吗?
11月17日,38岁的魏永康因病逝登上热搜,他的过往经历,也再一次被人提起 。
魏永康从小聪明过人 。
8岁时就连跳几级进入重点中学读书,13岁考上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
而他的母亲也打心眼儿里认定,只有好好读书,以后才有出路 。

博士|清华博士一语点透:“双减”之后,普通家庭这样育儿才有希望
文章图片
为此,她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包括给儿子洗脸、端饭、洗衣服 。
直到魏永康上高中时,母亲还在亲自给他喂饭 。
然而,当魏永康独自一人去中科大读研,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他却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巨婴:
他不知冷热,经常大冬天还穿着单衣、拖鞋,在校园里游荡;
不会打扫卫生,把脏衣服、臭袜子扔得到处都是 。
无法和老师、同学沟通,甚至不记得考试和交论文的时间 。
最终,被中科大劝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