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方法一样吗 冬天养生健康小知识( 四 )


2.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 。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
3.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
四、起居调摄
睡眠调节:
冬季作息时间应“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 。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 。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 。睡觉时不要贪暖而蒙头睡 。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氧气会越来越少,时间一长,空气变得混浊不堪 。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睡觉,就会感到胸闷、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出虚汗,第二天会感到疲劳 。
冬保三暖:
1.头暖
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
2.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 。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
3.脚暖
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 。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
冬防烫伤:
1.盥洗烫伤
寒冷时,在外的面部、手部表面血管收缩,温度较低,尤其是刚从室外归来时 。此时突然用热水盥洗,热量不能及时被血液吸收,很容易被烫伤,最终会因受烫伤皮肤血液循环变差而诱发冻疮 。
2.被窝烫伤
偏瘫、截瘫、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和老人易发生烫伤,他们的肢体皮肤感觉迟钝,不知闪避,因此他们在睡觉时用热水袋、电热毯要控制好温度,家人要多留心观察他们的取暖情况 。
3.取暖器烫伤
电炉、油汀等取暖器表面金属部位在使用时温度很高,老人和幼童行动迟缓,手脚接触时容易烫伤,家人还须多加照看,注意安全 。
五、环境调摄
冬季气温与人体温度相差很大,因此不舒适感较其他季节更加显著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不仅影响着健康,还给出行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
一个理想的环境对防寒、养生是十分必要的 。
温度湿度要适宜
冬天,外界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一般保持16℃~20℃较适合,以18℃为最理想 。若室温过高,会令人感到闷热或干热而头昏脑胀,萎靡不振 。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口干舌燥、眼睛干涩,久而久之,会打破人体的生理平衡,造成疾病 。尤其是在北方,室温过高特别容易引起外感风寒 。而室内温度过低,则会大大消耗人体的热能,令人感到寒冷;身体虚弱者会引起寒颤;胃肠虚弱者会引起腹胀、胃肠痛,甚至引起关节炎病等 。
至于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一般以30%~70%为宜 。室内湿度过高,人体散热就比较困难,令人憋闷难耐,时间长会引起湿度症、关节炎病等 。室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人就会感到口干舌燥,呼吸道干涩难受 。同时,冬季,依然应保持勤开窗的习惯,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有害病菌在室内的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