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爬后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长大后有3个区别( 二 )


既然爬行有这么多好处 , 是不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先爬后走”?“不爬就走”的孩子是不是智商有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 , 《美国儿科学会》早就给出了答案:
少数孩子从来不会爬 。 不过他们会用其它方法移动自己 , 这些动作的目的都是探索周围的世界 , 不断强化身体 , 为走路做准备 。
也就是说 , 虽然孩子不会爬行 , 但是他们也不是一动不动的 , 而是通过其它方式移动身体 , 同样可以灵活运用手脚 , 有移动身体的能力 , 有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 那就没什么问题 。

“先爬后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长大后有3个区别
文章图片
对于宝宝不爬就走的原因 , 多半是父母的护理不当导致的 。 比如:
1、不给孩子爬行的机会:有些父母溺爱孩子 , 天天抱在怀里不撒手 , 宝宝根本就没有爬行的机会 , 久而久之就不愿意爬行了 。
2、不给孩子爬行的环境:有些父母不喜欢收拾卫生 , 家里搞得乱七八糟 , 地上到处都是障碍物 , 宝宝想爬但是没地方爬 , 捞不着练习 , 自然也就不爬了 。
3、衣服笨重 , 活动受到限制: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冷到、冻到 , 天气稍凉就七层八层的加衣服 , 把宝宝裹成一只大笨熊 。 穿得太多 , 身体笨重 , 活动受到限制 , 想爬也爬不起来 。
4、受到打击 , 排斥爬行:刚开始爬行时 , 有的孩子爬行不顺 , 常常往后退 , 怎么都爬不好 , 父母可能会嘲笑、训斥、嫌弃他们 , 这种不良的态度很可能会让孩子遭遇打击 , 排斥爬行 。
除此之外 , 也可能是宝宝的发育有问题 。
父母可自查 , 宝宝除了不能爬行 , 是不是还存在别的异常 , 比如:大动作发育指标落后、动作完成质量与同龄孩子相比非常差、精细动作发育较同龄孩子很差 。

“先爬后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长大后有3个区别
文章图片
如果存在这些异常 , 最好带娃去医院检查看看 , 是不是发育有问题;如果不存在这些异常 , 单单爬行有些晚 , 一般没什么大问题 。
要想孩子爱上爬行 , 前期准备和爬行的引导很重要
要想宝宝学会爬行 , 前期准备要做好 , 比如:
a)提供爬行场所 , 床、地板 , 或地上铺垫子 , 必须干净整洁 , 不要太柔软 , 同时空间不能太小 , 杂物不能太多 。 担心地面太凉 , 可以带上护膝 , 保护宝宝的小膝盖 。
b)衣着宽松舒适 , 不要让宝宝穿的太笨重 。 冬天太冷 , 尽量开空调 , 让室内暖和一点 , 这样就不用穿笨重的棉袄棉裤了 。 没有空调也不要担心 , 在暖烘烘的大炕上 , 同样可以让宝宝练习爬行 , 衣着暖和但不要太笨重就可以了 。
准备好以后 , 就可以帮助宝宝爬行了 。
刚开始爬行时 , 有些宝宝不知道怎么爬 , 妈妈可以在一边爬行做示范 , 动作稍微慢一些 , 让宝宝看仔细 。

“先爬后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长大后有3个区别
文章图片
有些宝宝往往控制不住方向 , 向着别的地方爬去 , 这个时候 , 妈妈可以助宝宝一臂之力 , 在前面放些玩具、食物 , 引导宝宝注意力 , 并且语言引导让他爬过来 。 如果还不行 , 爸爸也可以搭把手 , 在身后用手推宝宝的双脚掌 , 让他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动身体拿到玩具 。
有些宝宝总是匍匐前进 , 腹部紧贴地面 , 妈妈可以用毛巾提起宝宝腹部 , 让他练习手膝爬行 , 逐渐让上下肢体协调起来;也可以用双手托住宝宝胸腹部 , 让他手膝爬行 。
多练习几次 , 宝宝很快就能学会爬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