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宝妈和2岁宝宝打架火了“大家都是第一次当人,谁也别让谁”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相信有很多家长们都碰到过孩子在和自己玩耍的时候出现动手打人甚至是动口咬人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家长选择了隐忍,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打自己也是无心的,打了就打了吧,谁让是自己亲生的呢,又不能还手打回去。
文章插图
但有些家长就选择了和孩子站在平等的立场上, 既然你打了我,那我也就应该“打”回去。前段时间,网上就有一段年轻宝妈和2岁小宝宝“打架”的视频意外走红。视频中,一位看上去非常年轻的宝妈正和自己2岁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互动,一开始两人还是玩得很开心的,宝宝时不时还蹦出几句欢笑。但是好景不长,前一秒还其乐融融的母子俩,下一秒就因为一个玩具“打”在了一起。不过从视频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位宝妈其实只是在跟宝宝开玩笑,因为宝宝一直揪着自己的头发不放,所以她也抓住宝宝的短发,让宝宝也体验下被揪头发的痛苦,并且跟宝宝打闹的同时,宝妈嘴里还念念有词:“你是第一次当宝宝,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大家都是第一次当人,咱们谁也别让谁。”
文章插图
直到最后,宝宝乖乖地放开了手,宝妈也才松开了自己的双手。网友们看到这位宝妈的这种教育方式,也都纷纷开始思考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很显然这位宝妈并没有一味地迁就孩子,当孩子犯错而不自知的时候,宝妈也能立马放下家长的身段,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平等的位置,“以牙还牙”让孩子体会到别人被打时的痛,从而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主动放手。其实孩子们不只是对父母,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也是经常吵架、打架,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都会疑惑,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我该怎么做?而实际上,这些在大人们看来属于攻击性的动作,却恰恰反应出孩子的成长规律。一、孩子为什么爱动手打人?1、手部敏感期孩子在1岁左右,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发展,已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胳膊运动,并随意做出扔东西、打人的动作,这只是宝宝正常的交流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攻击、无礼的行为。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小手还可以这样用,而且当孩子做这些动作时父母表现出惊讶或者大笑的回应,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从而加深记忆,以后更会“打”得起劲。
【 孩子|宝妈和2岁宝宝打架火了“大家都是第一次当人,谁也别让谁”】
文章插图
2、自我意识萌发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萌发了自我意识,会以自我为中心。自己的东西是绝对不许别人乱碰的,要“保护”起来。但这时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当孩子为了得到或保护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又无法用言语表达时,就只能借助行为(打人)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3、缺乏自控力大部分孩子在三四岁之后,都能理解别人的感受,但还是可能有打人或者骂人等伤害别人的行为。因为这时候孩子大脑的前额叶还远未发育成熟,而前额叶皮层是负责理性思维、自我控制的,因此孩子行事还难免容易冲动。另外,毕竟孩子还小,当面对冲突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嘴上说不清楚就会用肢体动作表达。4、模仿大人以暴制暴孩子三岁之后,如果打人的行为还没有减少,那很可能是家庭成员中有人在有意无意地通过“打”来表达某种诉求,或者管教孩子。导致孩子在模仿中习得了“打人”的行为。所以说,孩子心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打人的行为是十分正常的,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二、孩子打人了该怎么办?1、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当孩子使用暴力时,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明白,他现在的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把孩子移到一旁,远离“战场”,用温柔而坚定的语言,看着孩子的眼睛和他说:“不能打人/不能咬人”,来进行制止。
- 小时候过新年穿新衣,现在新年你们会给孩子准备特别的仪式感吗?
- 张艺谋|张艺谋讲狙击手和长津湖的区别 你怎样看待这两部电影
- 父母|孩子如果出现下面几点,证明是被父母宠溺坏了,要赶紧纠正
- 宝妈|如果流露出5个迹象,父母不用藏着掖着,说明你把孩子教育的很棒
- 目标感|孩子懒惰没有目标?比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 6岁之前,别教孩子学画画!
- 孤独症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差怎么办?几个建议帮到你
- 孕期要吃和不要吃的那些误区,你知道吗?
- 说话晚、咬字不清?重视孩子语言障碍,别让语言迟缓耽误孩子一生
- 孤独症孩子的11种常见问题行为(附加应对方法),家长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