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结实的父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

母亲大学
都在“母亲大学”找到了力量

生命力|结实的父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
文章图片
【生命力|结实的父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01
寄存于孩子身上的父母
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逐渐成为结实的人,能够接受冲突,也能接受和解 。我们也可以选择,让自由意志在关系中绽放,在关系中学会协商和妥协 。
我们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期,都没有体验过关系的柔韧性,而是体验了太多 “上纲上线”和“小事化大” 。
父母像是易燃易爆品,特别脆弱,孩子但凡有点小事不如父母所愿,他们就会立刻被“点着” 。
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爸爸就会大发雷霆,妈妈就会哀声痛哭“这个家没希望了,日子过不下去了” 。有的孩子已经长大,已经工作成家,父母依然会上演“你不如我所愿,我就悲惨可怜给你看”的戏码 。
因此也有不少人说:“我想做自己,想捍卫自己的边界,想和父母分开住,可是他们确实很可怜,老了无依无靠,身体也不好,我怎么说得出口?”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好朋友,他妈妈总要跟他一起住,每次他提出请妈妈回老家跟爸爸住,妈妈就会出状况:生病,甚至把自己摔骨折,给儿子带来很大的愧疚感 。
这样的父母实在是太脆弱了,脆弱到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 。
他们没有完整的自我,需要寄生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使用,榨取孩子的能量 。
一旦孩子想要跟父母划清界限,拒绝被控制,父母就会枯萎 。如果孩子听父母的话,乖乖地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就会变得有精气神儿,但孩子会越来越抑郁无力 。
02
生命力低的父母
还有一种脆弱的父母,看上去并没有强势控制,但是他们自身能量特别低,每天勉强维持一日三餐,上完班,做完最基本的家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几乎没有什么能量和热情去回应孩子 。
久而久之,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回应,他就会慢慢觉得:“我想跟父母玩耍,哭闹着寻求父母关注,这些需求太可耻了 。父母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了保证我的衣食住行,他们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 。我要是还不满足,提出各种要求,那就是没良心了 。”
可问题是,对父母有情感需求、渴望跟父母互动并得到热情回应,这是一个人多么正常的情感需要啊!
因为父母自身生命力太弱,或者所有精力都消耗在基本的生存中,孩子才会以自己的需求为耻,觉得向外发出声音是可耻的,什么都靠自己搞定,能不求人就绝对不求人 。

生命力|结实的父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
文章图片
这样长大的孩子,不懂拒绝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不能捍卫自己的界限 。
他会投射性地认为别人都很脆弱,“我不能对别人提要求,不能打扰别人,更不能攻击别人,万一对方承受不了怎么办?”所以,他经常会莫名其妙地背负别人的事情,活得谨小慎微 。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他自认为的需要替别人背负,其实往往并不是现实,只是自己的投射而已 。
也就是说,他把对方投射成自己脆弱的父母,觉得需要替对方背负,但对方很可能并没有这种需要 。
这样长大的孩子,身上经常透着怨气 。因为自身真实的需求长期被压抑,所以散发怨气;因为不能拒绝别人,所以散发怨气;最后又因为怨气,他必须更加压抑自己,因为怨气都是有毒的,散发出来伤到别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