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事焦虑而不是想办法解决,这是否和家长教育不当有关( 二 )


文章图片
孩子以负面情绪与妈妈沟通
您一定会说 , 那您现在教不可以吗?可以 , 但很难 。 得赶在他没有情绪的时候 , 就是得
把他的注意力引到妈妈要说的事情上面来 , 他有想听的欲望 。 如果他能听进去了 , 能意识到 , 这便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 下一步是他能去做 , 能去改变 , 这也是很困难的 。 对于青春期的孤独症的孩子 , 更是难上加难 。 因为他们有些习惯已经形成了 , 他们没有毅力去改变 。 再者他们的注意力狭窄 , 比如小S , 他关注的就是“坐公汽儿”和“玩手机” , 其他的事都是次要的 , 即使面临紧张的考试前的复习 , 他的注意力也很难转移过来 。
人们说 , 刚和完的水泥 , 没凝固时您可以塑造各种形状 。 一旦时间长了 , 凝固了 , 再去塑造 , 水泥就会遭到毁坏 , 所以只能微调 , 塑造的空间就要小很多 。
小S妈妈觉得这人的塑造也和这水泥类似 。 孩子小的时候 ,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去影响、塑造 , 一点一点的去引导 , 孩子心理问题可能就不会那么多 , 心理健康程度也许就会好些 。
现在就有很多干预成功的案例 。

孩子遇事焦虑而不是想办法解决,这是否和家长教育不当有关
文章图片
交流探讨
小S就是很典型的小时候没干预、没训练过的例子 。
在他有正常沟通欲望的时候 , 妈妈没有很好的引导 , 没有强化他主动沟通的欲望 , 而是无意识强化了他遇事就闹的问题行为 。 以至于小S遇事不会去沟通解决 , 而是以情绪化的方式呈现 。 导致他的社会功能不强 。 现在再去干预是挺困难的 。
那么现在干预就不行了吗?小S妈妈觉得 , “微调”也是有效果的 , 关于“微调” , 下期我们再继续探讨 。
孩子遇事焦虑而不是想办法解决,这是否和家长教育不当有关】感谢您的关注 , 下一期我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