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日本心理学大师:东亚的孩子从小“都在赶超别人”,着急也没有用

01
我能顺利地把孩子养好吗?
一想到这个问题就十分不安 , 怎么办?
“到底什么样的育儿方式好 , 其实我也不知道 。”
养孩子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 。想要人生过得愉快的话 , 如果不“享受”一下养孩子这件事可就亏了 。但是现在的各种信息太多了 , “这个很危险”“那个很重要”的信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
大家肯定都以为 , “这些信息我知道得越多 , 养孩子就能越顺利!”可这么一来 , 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所有信息 , 所以就会很不安 , 会忍不住想:“这样做可以吗?”“还有别的方法吗?”
其实 , 世上并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孩子的“好方法” 。
说实话 , 对于“怎样养育孩子”的难题 , 其实我也没有答案 。所以我经常会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养育就好 。”
其实不只是在养育孩子方面 , 现在人整体都很不安 , 因为这世道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
西方个人主义的观点传入日本后 , 过去的“村-族-家”被否定了 , 取而代之的是 公司变成了“家” 。公司就像以前的“家”一样 , 大家互相支持努力工作 , 以此来维持这个“家”的繁荣 , 所以 , 日本在经济上才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
亲子关系|日本心理学大师:东亚的孩子从小“都在赶超别人”,着急也没有用
文章图片
村上春树和河合隼雄曾有深度对谈 , 并出版成书
但在一定程度上 , 它是强迫全体成员只为“家”工作的 。这样一来 , 对父亲来说 , 他为了公司这个“家”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家”扔在一 边 。“父亲”就从家庭里缺位了 , 母亲只好一个人背负起养育孩子的全部责任 , 孤立无援 , 不堪重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不仅仅是养育孩子 , 现在人们普遍焦虑不安的情绪 ,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迹可循的 。
当今时代 , 感到不安的不只是你自己 。明白了这一点 , 你是不是能稍感慰藉呢?
亲子关系|日本心理学大师:东亚的孩子从小“都在赶超别人”,着急也没有用
文章图片
02
好害怕做了“母亲”之后 , 
我就不是“我”了 , 怎么办?
“如何兼顾二者 , 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所在 。”
我以前听学校的老师说 , 他们让孩子们以“母亲”为题写作文 , 结果写出来的几乎都一模一样 , 全都是“我妈妈很温柔”之类的内容 。可要是以“父亲”为题 , 孩子就会写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 。
换句话说 , 一说起“妈妈” , 河合某子、铃木某雄这样的名字就消失了 , 只剩下谁谁的“妈妈”这个角色 。
从古至今 , 女性被“妈妈”这个角色限定得太厉害了 。从孩子们的作文就能看出来 , 母亲是有一个近乎绝对的刻板印象存在的 。这个刻板印象太过强大 , 以至于把女性的个性都破坏了 。
人们都认为 , “母亲就必须是这个样子” 。日本的女性的确经历过这样的历史 , 她们被强行塞进“母亲就必须是这个样子”的观念里 , 所谓的自我以及个性则被完全压抑 。
日本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母性的积极面 , 很难看到母性的消极面 ,  所以一提到“母亲”就必须是“好母亲” 。可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好或绝对坏的事物 , 任何东西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