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妈矮矮一窝”?你别被骗了!后天的功课做好,孩子个头不会太矮
文章插图
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他们可以长得高、长得壮。所以在平时,在营养上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为什么孩子的身高仍旧是“不如意”呢?
案例
最近小唯很郁闷,自己偶然在网上发现3岁男孩的标准身高是90-102cm,于是便好奇地给自己儿子量了一下身高,结果只有88cm,当时那个心痛啊~
文章插图
那个阶段儿子总是晚睡,小唯觉得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孩子身高不及格,于是便开始让孩子早睡。但一段时间过去了,儿子的身高一点都没长。
后来小唯发现,爷爷奶奶竟然偷偷地给孩子喂“保健品”,自认为保健品能让孩子的身高“猛长”,这样的做法着实让小唯无语。
之后小唯带着孩子去看了医生,医生说:保健品在还长高方面没有任何帮助,而且小孩子吃保健品,对于身体也不健康。
由此可见,家长们都意识到身高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让孩子长高上还是“一知半解”。
对于孩子的身高增长,家长很容易“犯傻”的几件事,难怪孩子长不高
孩子个头高矮和父母基因遗传有70%-80%的关系,但其实剩下的20%-30%是可以科学干预的,也是很容易被父母干预错的。
文章插图
1)盲目地给孩子补钙
骨骼的生长需要钙质的促进,于是给孩子补钙成为了家长每日必做的事情。
事实上,补钙并非能让骨骼生长得快,而是仅仅能让骨骼更加结实,所以孩子长得快或者慢,其实和补钙关系不大。
2)一味地使用保健品
调查显示:国内因为矮小需要治疗的儿童约有700万,而实际就诊的儿童却不到30万,总体治疗率严重偏低。
这是因为很多家长认为使用保健品,就能把孩子的身高“催”上来,所以很多孩子错过了最佳的治疗过程,造成成年后的矮小。
文章插图
3)没有给孩子记录身高的习惯
那些因为孩子身高矮小而去门诊的家长们,很多当医生问及孩子去年或者更早之前的身高时,家长则表现得面面相觑,几乎没有一个家长记得。
想要判断孩子的身高增长情况,首先就要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孩子的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厘米以下,那么自然是增长落后的。
家长如果有记录孩子身高的习惯,那么就能及时发现孩子发育迟缓的问题,及时干预,少走弯路。
文章插图
4)经常责骂孩子
那些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心情长时间处于低落的状态,身体激素就会分泌失衡,自然就会影响到生长激素的分泌。
再加上长期被父母责骂,心情上肯定是不美丽,压力大影响到日常的食欲,在营养上也得不到很好的补充,怎么可能长得高。
在生活中,家长要给孩子制造一个温馨、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样不仅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对于身高的发育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附上儿童身高参考表,家长记得收藏哦
通过以下表,就能判断孩子目前的身高是“高”还是“矮”。
文章插图
- 亮亮|孩子进入“长个期”有信号,家长及时助力长高个,突破身高局限
- 睡眠时间|父母都是高个子,儿子却“矮”人一等,问题出在了3个方面上
- 孩子|孩子身高在什么时候定型?期间注意以下问题,让孩子不为身高烦恼
- 女童|女童连续高烧三天 还伴有呕吐腹胀 检查后发现肚子里“长”手链
- 增长期|当男孩子发出三个“信号”时,代表身高再难增长,家长别瞎折腾
- 一身|95后幼师一身“洛丽塔”装扮上班,学生纷纷模仿,家长意见很大
- 孩子|21岁意外怀孕“双胞胎”,婆婆坚持让生,孩子出生后全家激动笑哭
- 误区|孩子长高有两个“黄金期”,男孩女孩各不同,避开误区长的更高!
- 孩子|8种有“最低食用年龄”的食物,切记等孩子够岁数了再吃
- 淋巴结肿大|家长注意!女童发烧发成“大脖子”,检查竟是化脓性淋巴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