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十八线小城市,跟学校“斗智斗勇”俩月后我进校陪读了

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 , 陪读妈妈们又要上阵冲锋了!
虽然陪读的日子很累 , 心理压力也很大 , 但家长能做到这一步 , 已经是很多妈妈十分羡慕的 。 因为在非常多的地方 , 学校都是不允许家长或影子老师陪读的 , 他们顾虑重重 , 担心家长坐在教室里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 , 甚至猜想家长是不是来“监督”老师的……
这种心理在融合教育理念还未普及的小城镇学校很是常见 , 哪怕学校深谙残障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 学校应收尽收的政策 。 但规定是规定 , 具体到各地实施情况又不同 , 很多学校会找出种种理由拒绝家长陪读 , 甚至将我们的孩子排斥在门外 。
能力|十八线小城市,跟学校“斗智斗勇”俩月后我进校陪读了
文章图片
小宝和妈妈
今天 , 我们接触到一位来自某十八线小城市的妈妈小宝妈 , 她的儿子今年读普校一年级 , 自闭症谱系 , 能力中等 。 为送孩子入学以及陪读 , 这位妈妈与学校多次“交锋” , 用尽方法最终为孩子争取到一张普校小课桌 。 听完小宝妈的讲述 , 你会为妈妈的韧劲所感动 , 也不得不感慨 , 自闭症孩子的上学路仍是一条漫漫征途 , 需要一代又一代家长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努力推动!
以下是小宝妈的口述 。 她争取陪读的经历跟读小说一样跌宕起伏 , 大气还没喘匀 , 事情又起了波澜 , 让人把心一揪 , 山穷水尽后是否能迎来柳暗花明?
能力|十八线小城市,跟学校“斗智斗勇”俩月后我进校陪读了
文章图片

懊悔:幼儿园浪费了太多宝贵时间
小宝今年7周岁 , 22个月时确诊的自闭症 , 3岁开始在机构干预 。 当时他根本没有语言 , 大运动落后 , 走路摇摇晃晃的 , 有社交规则的理解障碍 , 眼神也不对视 。
在机构干预那两年 , 效果挺明显的 , 儿子一个月就出语言了 , 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 机构也很愿意让家长学习 , 我就拿个笔记本在孩子教室门口学 , 回家按老师的方法教 , 也买书看 , 逐渐积累起一些经验 。
到5周岁 , 考虑着孩子该去集体环境试试 , 便送他去了幼儿园 。 当时我也知道孩子能力不太够 , 想争取陪读 。 但老师不允许 , 我又害怕太坚持幼儿园不接收小宝怎么办 , 就想先进去再说 。 事实来看 , 没有足够支持 , 强融是融不进去的 。
能力|十八线小城市,跟学校“斗智斗勇”俩月后我进校陪读了
文章图片
小宝
我从小注重对孩子的正面管教 , 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补充和修正 , 不欺骗也不惩罚孩子 , 跟孩子分享我的感受 , 也帮他梳理无法表达的感受 , 帮助其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 这让小宝的情绪比较平稳 , 不会无缘无故哭闹 。
小宝的问题在于比同龄孩子理解能力差 , 老师说的话经常不懂 , 老师也不知道咋教他、辅助他 。 比如排队 , 小宝学了两年都没学会 , 老师总把小宝特殊化 , 很多事都替孩子代劳了 , 习惯直接把饭打给他 。
还有一件让我难受的事 , 小宝进幼儿园快俩月了 , 始终没在学校吃过正餐 , 都是吃零食垫肚子 。 我知道后心疼坏了 , 我自责得大哭一场 , 一个星期没送孩子去幼儿园 。 想了想还是从自身找原因 , 下决心跟老师好好沟通 , 以解决问题为主 。
我分析了孩子不吃饭的可能原因 , 比如因为刻板 , 觉得吃饭就在家吃饭 , 换个地方就不能吃 , 或学校的饭不合他口味 。
就先买了好看的饭盒 , 从家里带饭吃 , 孩子吃得挺好、挺多 。 老师也反省了一下 , 跟我商量 , 能不能光把饭盒带来 , 盛幼儿园的饭试试 , 孩子也接受了 。 就这样慢慢过渡 , 他在幼儿园吃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