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用自己的30多张奖状向爸爸换钱引热议,家长该怎么奖励孩子?

女儿用自己的30多张奖状向爸爸换钱引热议,家长该怎么奖励孩子?】张先生在抖音上发了一个视频 , 他的女儿在视频上看到别的孩子拿一张奖状找家长换了十块钱 , 就问自己的爸爸提了同样的要求 。 张先生很爽快地答应了 , 但是没想到女儿一下子拿出了30多张奖状 。 能看出来 , 张先生在吐糟自己的私房钱被掏空之后 , 更多的是自豪和开心 。
女儿用自己的30多张奖状向爸爸换钱引热议,家长该怎么奖励孩子?
文章图片
网友很羡慕张先生有如此优秀的女儿 , 也有部分网友不赞同张先生的做法 。 张先生的行为是在奖励自己的孩子 , 他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孩子继续努力 , 越来越优秀 。
事实上 , 很多家长都会通过奖励来激励孩子 。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 奖励实际上是对孩子特定行为的一种强化 。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 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 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 。 当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 , 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如果不利 , 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 。
女儿用自己的30多张奖状向爸爸换钱引热议,家长该怎么奖励孩子?
文章图片
因此 , 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 , 从而修正其行为 。 根据强化的目的和手段不同 , 强化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
举例来说 , 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 , 如果他的成绩能够提高十分 , 就可以得到100块钱 。 孩子有可能为了得到这100块钱的奖励 , 学习十分努力 , 这就是正强化 。 还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会告诉孩子 , 如果他没写完作业就去玩手机 , 大人就会把手机没收 。 孩子为了保住手机 , 可能会按照家长的要求乖乖写作业 , 这就是负强化 。
奖励方式没有好坏之分 , 需要根据目的和效果来定 ,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奖励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 。
第一、要慎用物质奖励 。
女儿用自己的30多张奖状向爸爸换钱引热议,家长该怎么奖励孩子?
文章图片
很多家长都喜欢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 。 孩子成绩进步了会给一定数额的钱 , 孩子坚持弹钢琴会买礼物 , 孩子主动做家务会得到什么东西 。 时间长了 , 孩子会认为自己只要有好的表现 , 就应该得到奖励 。 如果大人没有及时奖励或者奖励的东西孩子不满意 , 他会选择中止好的行为 。
其实 , 奖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一些 。 在孩子还没养成好习惯之前 , 家长可以适当地通过物质来激励孩子保持努力 。 一段时间之后 , 可以把物质奖励转化为其他奖励 。 比如 , 称赞孩子的品格 , 夸奖他的进步 , 让孩子从大人真诚的赞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 一旦孩子体会到了他所做的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 他会更加乐意继续坚持 。
第二、不要对任何事情都奖励 。
有一些事情本来就是孩子应该去做的 ,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 整理自己的房间 , 打扫家里的卫生 , 出去游玩时承担一些任务等等 。 对于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 , 大人要明确告诉孩子不会给他们奖励 , 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 培养他们主动承担责任的品格 。
女儿用自己的30多张奖状向爸爸换钱引热议,家长该怎么奖励孩子?
文章图片
对于孩子应该做的事情进行奖励 , 会转换他们做事情的动机 , 他们会把应该做的事和奖励联系到一起 。 一旦撤销奖励 , 孩子会变得没有动力 。 尤其是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之后 , 要让孩子明白:对于他自己该做的事情 , 不应该期望得到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