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子都喜欢过家家?假装游戏的背后,还有这些育儿价值

想必每一位家长小的时候都曾玩过过家家或是角色扮演的游戏吧~
曾经我也对「为什么小孩都喜欢玩过家家」这个问题非常好奇 , 因为我小时候也总是沉迷于各种过家家和角色扮演游戏 , 现在想来只觉得幼稚无比 。
然而深究之后才发现 , 其实这种“过家家”类的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而且它对孩子的认识发展、社会交往、抽象思维等都有好处 。
“过家家”其实是「假装游戏」的一种
大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女孩子爱玩过家家游戏 , 一个小朋友扮演爸爸 , 另一个扮演妈妈 , 洋娃娃扮演宝宝 。
其实 , 广义上的“过家家”游戏远不止于此 , 孩子扮演超人打怪兽、拿着积木假装打电话、充当医生给娃娃看病、拿起空杯子假装喝水等等 , 都属于这一类游戏 , 它们被称为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游戏形式 , 即个体在具备一定表征能力后 , 有意地借助物体或者独立于物体之外进行想象的游戏过程 。
假装游戏具有普遍性:
在学前儿童众多的游戏类型中一定包含着假装游戏 。 世界各国的儿童在进行假装游戏时 , 都会用一物代替另一物 , 并且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场景下 。
「假装游戏」是判断幼儿认知是否正常发展的标准之一
前段时间我带可乐去医院做发育检查 , 其中有一项测试就是给小朋友一个玩具小熊和一个杯子 , 让小朋友用杯子喂小熊喝水 , 这一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假装游戏 。
幼儿能否顺利地进行假装游戏 , 是判断认知是否正常发展的标准之一 。
为什么小孩子都喜欢过家家?假装游戏的背后,还有这些育儿价值
文章图片
可乐的发育测试结果~平均分为100分 , 老母亲甚是欣慰呀~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是无法进行“假装游戏”的 , 因为他们意识不到事物的状态可以分为“已知的”、“假想的”和“希望的” , 他们在成年后也会缺失自由切换事物状态的能力 , 不能自如地应对别人在不同事物状态的情景 。
「假装游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在假装游戏中 , 孩子们需要制定规则、分配角色、组织语言 , 并将生活中的经验、读过的故事情节运用在游戏中 , 这些过程都能促进孩子们各项能力的发展 。
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
孩子通过想象 , 将自己假装成某一特定角色 , 或将某一物体想象成另外的物体(比如用遥控器假装手机、用积木假装火车) , 这样的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将物体的真实属性和它们的象征意义区别开来(比如积木象征火车) , 使他们对同一物体有两种心理表征 , 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 。
发散思维作为创造力的核心部分 , 是一种由点到面的思维 。 幼儿可以通过想象把现实中的或虚拟的人和物 , 在大脑中建立出抽象概念 , 再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 , 创造一个假想的情境 , 这在很大程度上训练了其自身的思维发散能力 。
有助于引导孩子理解并表达情绪
研究发现 , 儿童在假装模式下的认知水平、心理状态术语的应用等都要好于非假装情境 。 例如在假装医生和病人的游戏中 , 假扮医生的孩子会更多地关注“病人”的情况 , 站在病人的角度为其考虑 , 帮助病人疏导害怕的情绪状态 。 同时 , 还能把以前打针时的恐惧、紧张等消极情绪释放出来 , 从而达到自己与先前不好的情绪体验的和解 。
最近几次在带可乐打疫苗和体检之前 , 我都会跟他玩医生和病人的假装游戏 , 一开始是我来当医生 , 假装给他打针和检查身体 , 然后让他当医生 , 给家里的其他人来打针 。 可乐每次玩这个游戏都非常开心 , 积极地举着小指头给家里的每个人打针 , 嘴里还要发出“叽”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