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5周:胎膜早破,难产的征兆

胎膜具有保持羊水及保护胎儿的功能 。妊娠期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羊水经阴道流出,称为胎膜早破 。
胎膜早破是威胁母婴健康的产科常见并发症,发生在未足月者为足月者的2.5─3倍 。胎膜早破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胎膜张力及弹性回缩力下降,使胎膜变薄,不能抵御宫腔内增加的压力而发生 。胎膜早破与难产和感染常互为因果,产道及胎儿异常即是胎膜早破的常见诱因,胎膜早破又可导致宫内感染及羊水减少,因此而发生宫缩乏力、胎儿宫内窘迫,致使难产和手术分娩机率增加,所以胎膜早破往往是难产的信号 。
骨盆形态异常、胎儿巨大或发育畸形等难产因素,均可使胎先露不能入盆、不易衔接或衔接不良,在宫腔内压力急剧增高时;或多胎妊娠和羊水过多的情况下,胎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使伸张性减弱,加上子宫宫内压升高时;由于胎儿先露部不能阻挡、缓冲宫腔内增加的压力,宫腔内压力通过头盆间的空隙中的羊水传递至宫颈处,如遇宫颈发育不良、机能不全或有陈旧性撕裂时,宫颈口便不能抵御宫腔内压,前羊水囊内的压力增加而使胎膜发生早破 。
胎膜早破发生于孕37周以前者约占1/3,发生于孕37周以后者约占2/3 。在胎膜突然破裂的瞬间,随着大量羊水流出,可发生脐带脱垂 。脱垂的脐带受胎先露压迫,宫壁紧裹胎体,影响胎盘血液循环,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不得不以手术结束分娩 。胎膜早破引起胎盘早剥、羊水栓塞、脐带脱垂、难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增加,危害母儿安全,而早产是一个未成熟儿的最大威胁,感染是胎膜早破给母体造成的严重后果 。
因此,防止胎膜早破的发生至关重要 。
一旦发生胎膜早破,孕妇应立即上医院,在严密监护下由医务人同根据不同孕周制定处理原则:
(1)胎膜早破发生在孕36周以后,因胎儿已经成熟,为预防感染,原则上应尽快终止妊娠,破膜后12─24小时仍不临产者应予以引产
(2)胎膜早破发生在28─35孕周,随孕周的增加,出生婴儿的病死率呈显着递减趋势,故提倡采取期待疗法,延长孕龄、促进肺成熟,一旦胎肺成熟,应尽早终止妊娠
(3)胎膜早破发生在28周前,由于胎龄过小,根据目前我国多数医疗单位的育儿水平,胎儿生存率依然很低,而且易发生难以处理的合并症,从优生角度看,应终止妊娠,不宜采取保守治疗 。
疑惑1:催生很痛
催生会不会比较痛?专家说,疼痛是需要比较的,很多人都说催生比自然产痛,但真正问起来,这些人却没有试过加以比较 。由于催产素、前列腺素等,在人体原本就有,学理上应该不会比较痛;不过,如果催生药物使用的剂量调的过快,就有可能会出现明显痛感 。但疼痛是可以适应的,以自然产来说,或许因为产程的时间拉长,相对来说痛感是持续的,但催生却是缩短产程,因此感觉上较痛 。
疑惑2:有人不适合催生吗
专家说,大部分人都能施行催生,除非有对药物过敏者才不建议使用 。此外,有气喘病史的妈妈,也不宜使用某些含前列腺素的药物催生 。至于是否有不适合的对象,基本上只要能承受自然生的妈妈或宝宝,都可以进行催生 。
疑惑3:催生后的剖腹机率高
有研究指出,经过催生的妈妈比自然生产的妈妈,最后剖腹产的机率略高,但这是因为需要催生的妈妈,原本的状况就多,专家认为,尤其在待产过程中,如果待产的时间过长,可能出现的状况也多,因此会有这样的研究数据出现 。
疑惑4:催生后多久会生
如果孕妈妈在还没到预产期时就准备催生,通常催生后仍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待产,专家说,也有些人在催生后,过了5天才生,若在催生后,药物效果慢,产程变化不大,或孕妈妈也没有痛感出现时,医师就会视情况动刀,以维持母体与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