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投降后为何没有被杀?一块匾额道尽真相

三国故事有许多奇闻,其中刘备接班不顺的问题,种下了蜀国的败亡,而幼名“阿斗”的刘禅,就被刻上了无能贪玩的历史形象 。有趣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凡是被攻破或灭亡的朝代,主子都难逃杀生之祸,但为什么如此贫弱的刘禅,却没有被司马昭等人消灭呢?原因其实相当有趣 。
▲刘禅有许多历史故事 。(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阿斗投降后为何没有被杀?一块匾额道尽真相

文章插图
不管哪个版本的三国,继刘备之后的刘禅,都被打上无能的标签,还衍生出乐不思蜀这句成语 。然而,用另一种史观来看,纵观当时蜀国衰败的局势,刘禅的选择或许非后人所看到的一般毫无能力,相反他其实是个懂得明哲保身,在乱世中得以生存之人 。
阿斗投降后为何没有被杀?一块匾额道尽真相

文章插图
▲刘禅有许多历史故事 。(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他投降于司马昭时,写下的三个字,足以说明他有一定的智慧 。
刘禅在自己住的地方,留下了一块匾额当中就写下“中山寨”三字 。乍看之下,可能还无法理解“中山寨”的意思,如果把字反过来读,即为“寨山中” 。这样的匾额,让司马昭解读为,刘禅倾向到山林隐居,自然不会对好不容易拿下的权力产生任何威胁,自然就放了他一马 。虽然君主带头投降,彻底伤透了蜀国民众与战士们的心,但刘禅也如愿隐居度日,直到八年后才安然过世 。
阿斗投降后为何没有被杀?一块匾额道尽真相

文章插图
▲刘禅有许多历史故事 。(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当然了,上述这个说法这是民间传说,真实的历史记载是另一个故事了 。
据史书记载,蜀汉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常璩则作北巫县安乐乡公) 。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 。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 。
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他的旧臣郤正闻此言,趁上厕所时对他说:“陛下,下次如司马昭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视着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 。”
阿斗投降后为何没有被杀?一块匾额道尽真相

文章插图
▲刘禅有许多历史故事 。(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刘禅听后,牢记在心 。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 。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的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 。
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曾经评价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从此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度过余生,也是”乐不思蜀”一词的典故 。
【阿斗投降后为何没有被杀?一块匾额道尽真相】西晋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去世,谥刘禅为思公 。
刘禅太子刘璿在钟会之乱中丧生,按次序应该立次子刘瑶为继承人,但刘禅偏爱六子刘恂,立刘恂为继承人,旧臣文立劝谏,不听,于是刘恂袭为安乐公 。
阿斗投降后为何没有被杀?一块匾额道尽真相

文章插图
▲刘禅有许多历史故事 。(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