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国产游戏之光( 二 )


“今天大家看到的实机演示版本是我们这两年多来探索新引擎、学习新技术、打磨新管线努力做出来的,但距离我们的理想品质尚有很大一段距离 。”
【寻找国产游戏之光】目前,游戏科学在深圳和杭州都设有办公室,《黑神话:悟空》当前主要由杭州一个不到30人的团队在制作 。
腾讯和网易是国内游戏行业的巨头,手握国内游戏市场近半的份额,他们都没有做出3A大作,一个30人的小团队做得出来么?
其实,国内首部3A大作的重任可能还真的要落在这个团队的肩上,因为这件事本身就与行业趋势相悖 。
国内没有3A
3A到底是哪三个“A”?
根据维基百科上给出的解释,在游戏领域中的“3A”通常是指“A lot of money(大量的金钱)”,“A lot of resources(大量的资源)”以及“A lot of time(大量的时间)” 。
也就是指开发成本高、消耗的资源多、开发周期长的游戏 。
不过,到目前为止,全球游戏行业没有一个对于开发成本、耗时和资源统一的规定标准,所以“3A”这个说法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并没有官方的评定标准 。
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很多游戏是否算是3A大作实在难以界定,如果一定要找类似的标准,就像电影领域的“大片”概念 。
很多电影一看就是“大片”,大片通常也都在制作和宣传方面有大量资金投入,但具体怎么才算“大片”,也没有定义的标准 。
以“高投入”为门槛,绝大多数网络游戏被拦在了门外,所以真正被公认为3A大作的游戏通常都是单机游戏 。
那么这类游戏需要多少投入呢?
例如,业内公认的3A大作《侠盗猎车手5》,上线于2013年,其开发费用高达1.37亿美元 。
过亿,美元 。
据公开数据,目前还没有一款国产游戏的开发成本能超过一亿人民币 。
而且这不是全部 。
《侠盗猎车手5》的全部成本达到2.68亿美金,另一部分是宣传成本,几乎与开发成本持平 。
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不是做不出3A,而是不需要做3A 。
这也在理,因为这是市场的自然选择 。
国内互联网行业真正实现“赶英超美”,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实现的 。
那时候,依赖PC或主机生存的单机游戏市场已经在美国和日本发展成熟,而在国内,不但制作开发单机游戏的土壤不够肥沃,连市场都是滞后的 。
国内玩家通过官方渠道玩到某款海外游戏时,这款游戏通常已在海外市场开售很久了 。
而版权观念也并没有深入人心,因此盗版横行 。不管是实体游戏还是数字游戏,到了黑客的手里,没有汉化不来的 。
买游戏要花钱?
你在教我做事?
用户既没有付费意识,更没有付费意愿,这是国内厂商不愿意做也不需要做3A游戏的根本原因 。
游戏行业三大市场:主机、PC、手机,其中有两大类是在国内吃不开的 。
作为前沿技术的实验田,游戏行业始终都在关注最前沿的技术,比如AI、云计算、大数据、VR、5G 。
但在国内游戏行业,却出现了奇怪但也不是太奇怪的现象:任何一项或大或小的新技术出现时,从业者的第一反应是,手机上跑得动么?
2019年,国内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1581.1亿元,占比68.5% 。到了2020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总收入1394.93亿,同比增长22.34%,移动游戏市场占比已经增长到75.04% 。
占比不断攀升的背后,是用户对于手机游戏的偏爱,用户偏爱,资本和制作方自然会被吸引 。
于是,手游产业如滚雪球般发展壮大 。
但对于主机游戏而言,无论是对于画面的精雕还是对于剧情的细琢,都是为了给玩家营造沉浸式游戏体验,这又与游戏市场发展方向相背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