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吃到饱、花十几万装修鱼缸、1万元马桶,这里不存在“下沉市场”

五环内的你犹豫要不要“逃离北上广”,回到那个被称为“下沉市场”的小城 。
但老家真的是“下沉市场”吗?
实际上,在显微故事所走访的几个被定义为“下沉市场”的三四线城市里,五环外小城的现状和环内青年们所想象的完全不同,甚至可能颠覆认知、栩栩如生 。
大部分三线小城居民的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但由于没有房贷压力、衣食住行上支出相较于一线城市成本更低,小城居民的消费水平甚至更高 。
价格往往不是他们的第一考虑,相反比一线城市的人们更在意品质、生活舒适度的提高 。
或许,根本就不存在你所以为的“下沉市场” 。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的是一群在三线城市生活的人们,他们之中:
有的人会买几百元的大闸蟹呼朋唤友来家里聚餐、周末自驾出游放松、甚至花十几万元装修鱼缸;
有的人买了上万元的智能马桶、甚至在家中地下室修建了独立健身房;
有的人无法忍受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但回老家后反而实现了创业、买房的人生理想;
还有的人在老家满足了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后,刷了5000多元买游戏皮肤,还攒下了一个“小金库”;
花十几万装修鱼缸:买几百元大闸蟹呼唤好友来家里聚餐
陈先生 50岁 大学教授 湖北省恩施市
我的生活,在孩子读大学前后有明显变化 。
我和夫人都在大学任教,见过不同家庭条件、教育水平对孩子的影响,所以在孩子高考前,我最大的花费是孩子教育 。
那时我每天除了给学生上课,就是和其他同事沟通教育孩子的问题:哪个补课老师好、提分快,未来什么专业热门,等孩子放假就带他旅游长见识 。
当时忙得不行,但我总安慰自己,等孩子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
结果,好不容易孩子考上大学、去一线城市读书后,我忽然就觉得空虚了 。
他去的头一个月,我就天天问她啥时候回家,问到孩子都烦了,直接跟我说,“爸,你得有自己的生活,不能老围绕我转” 。
身边同事也跟我说,孩子现在去大城市了,不会吃苦,倒是我们这群在小城市呆着的人得找点事情干,不然会和生活脱节 。
最先对我产生冲击的是我姐夫 。
在一次家庭聚餐中,我们玩牌,牌局结束后算输赢,这时候姐夫拿出微信跟我说,“你打开码,我给你转钱” 。
当时我还没懂他什么意思,结果他拿过手机几下操作好了,说,“现在都这么转账,谁用现金啊” 。
我姐夫比我大几岁,比我还古板的一个人,现在反而教育起我来了 。他还给我展示用手机网购、比价、点外卖,末了还说,“你得学学新鲜事物啊,得花钱享受” 。
受他刺激,我先学会了网购 。
上网才发现,原来我爱吃的本地海鲜又贵又不新鲜,相反通过生鲜平台买则方便便宜,我常一次购买上几百元叫上亲戚一起来吃 。
手机购物带来的便利让我很惊讶,在我的影响下,我还带着我妹一起网购、找附近的网红餐厅 。
一直在深圳的侄女放假回家,看到她妈妈跟单位年轻人一起买SKII、在网红餐厅拍照,惊讶得不行,说“我还以为你们在家省吃俭用,没想到日子过得比我舒服!”
现在儿子也开始工作了,收入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他也总是“教育”我:“不要省钱,喜欢的东西要买” 。
我身边还有不少朋友都是“高龄电子发烧友”:华为出新手机大家就一起抢,大疆无人机、单反相机这些也不算稀罕物件 。
甚至我学生们要做社会实践时,都常找我借设备 。
说实话,没有房价的压力,没有带孙子的压力,这样的日子还挺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