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屡次发动北伐,数次北伐为何屡屡会以失败而告终?

自永嘉之难后 , 晋元帝司马睿便在琅琊王氏的领袖王导的帮助之下建立了东晋延续了晋朝政权 。在东晋一百多年的历史中 ,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门阀和皇族的争斗之外 , 东晋各路枭雄相继进行过北伐 , 祖逖、桓温、谢玄、刘裕就不说了 , 其余不知名的还有褚裒、庾亮、庾翼、桓冲等人 , 不确定统计的话东晋的北伐次数多达十余次 。
然而除了祖逖、桓温、谢玄以及刘裕在北伐之事上建立了功勋之外其余都无所建树 , 而这四人的北伐在略收成效之后便又班师回朝 , 以致于两晋南北朝的乱世持续了数百年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东晋的北伐又数次屡屡破产呢?

东晋屡次发动北伐,数次北伐为何屡屡会以失败而告终?

文章插图
门阀以及皇权之间的斗争极为激烈 , 导致北伐功败垂成
东晋北伐失败的一个缘故是皇权与门阀的斗争极为激烈 , 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朝堂之上的斗争可以用“残酷”二字来形容 , 两方之间的争斗往往会损耗东晋自身的实力 , 从而导致北伐功败垂成 , 诸如祖逖北伐以及谢玄北伐 。
祖逖北伐之时士兵以及甲胄稀少 , 然而当时的情况对祖逖而言也是极为有利的:
石勒和刘曜在河北之地斗的昏天黑地 , 根本无暇光顾黄河以南 。
在当时各地虽然有大大小小的坞堡主 , 然而彼此间也是毫不信任 , 这就为祖逖各个击破提供了便利 。
西晋此时灭亡不久 , 饱受胡人摧残的百姓还是怀念西晋的 , 这就为祖逖收服人心提供了便利 。
故祖逖北伐之时 , 看似是形势不利 , 但祖逖利用以上几点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 , 逼得石勒不敢南犯 。然而在祖逖北伐之时 , 司马家与琅琊王氏的斗争也愈发激烈 , 司马睿本身是靠王氏家族登基的 , 其投桃报李的给予了王氏家族诸多的权力 , 因而出现了“王与马 , 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
东晋屡次发动北伐,数次北伐为何屡屡会以失败而告终?

文章插图
可琅琊王氏的权力一旦过大 , 其损害的必然是司马家族的统治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司马睿便开始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为其所用:
在政治上 , 司马睿利用刁协等寒族来制衡王导;
在军事上 , 利用戴渊牵制祖逖使其北伐军队成为了其抗衡王敦的力量 。
我们不难理解司马睿的心情 , 任何一个君主都不愿自己的权力被分割从而使自己成为傀儡 。然而他和琅琊王氏的明争暗斗消耗了自身的实力 , 本该抗击胡虏的北伐军队却成为了和琅琊王氏的斗争的牺牲品 , 从而导致祖逖忧愤成疾 。随着祖逖的死其北伐大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
而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谢玄身上 , “淝水之战”之后 , 庞大的前秦瞬间分崩离析 , 北方再一次陷入战火 。东晋军队趁势收复了梁益二州以及黄河以南大片土地 , 并趁势向黄河已北推进 , 一度打到了邺城 , 可以说北伐形势一片大好 。
然而就在此时朝中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 , 首先就是桓氏家族的掌门人桓冲病逝 , 接着谢氏家族的掌门人谢安也在第二年病逝 。而影响东晋中期朝局数十年的桓、谢两家由于在此之后没有可以扛起大梁的领军人物因而在此之后开始相继没落 , 其门阀的地位也逐渐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