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倒霉的奶粉遇上三聚氰胺

【·当倒霉的奶粉遇上三聚氰胺】三聚氰胺问题‘再次入市’,去年三鹿毒奶粉事件掀起轩然大波,在中国社会广泛激起民愤 。时隔1年多,陕西金桥乳业步三鹿后尘 。再后来,上海熊猫乳品已因超标被查处 。近日,有不法分子将2008年未销毁的三聚氰胺超标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及相关,导致食品中三聚氰胺超标 。目前,国务院要求全国迅速组织清查行动,在2月1日至2月10日期间,组织对乳制品及相关企业进行全面检查 。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体重 。据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 。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 。1994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也只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 。然而,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为上述毒性轻微的结论画上了问号 。但为安全计,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 。国家部于2008年9月12日发布了“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有关方面可以参照 。方案中指出结石绝大部分累及双侧集合系统及双侧输尿管,这与成人泌尿系统结石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多发性结石影响肾功能的概率更高 。由于患儿多不具备症状主诉能力,家长需要加强对相关儿童的观察,依靠腹部B超和(或)CT检查,可以帮助早期确定诊断 。在治疗方面,目前没有针对三聚氰胺毒性作用的特效解毒剂,临床上主要依靠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可以考虑外科手术干预,解除患儿肾功能长期损害的风险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使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 。三聚氰胺进入后,发生取代反应(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形成大的网状结构,造成结石 。美国食品管理局(FDA)食品安全高官史蒂芬·桑德洛夫表示,研究发现,在食品中只有同时含有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这两种化学成分时才对构成威胁 。这看来虽然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共同作用下才会导致肾结石,但是三聚氰胺在胃的强酸性环境中会有部分水解成为三聚氰酸,因此只要含有了三聚氰胺就相当于含有了三聚氰酸,其危害的本身仍源于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在动物体内代谢很快且不会存留,主要影响泌尿系统 。三聚氰胺量剂和临床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三聚氰胺在婴儿体内最大耐受量为每公斤奶粉15毫克 。专家对受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的风险评估显示,以体重7公斤的婴儿为例,假设每日摄入奶粉150克,其安全预值即最大耐受量为15毫克/公斤奶粉 。根据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的标准,三聚氰胺每日可容忍摄入量为每日0.63毫克/公斤体重 。(对人体有害不应在食品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