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四季度A股怎么走?七位私募大咖最新研判来了( 三 )


写在最后
历史是偶然的,更是必然的 。我们始终相信,只有忽略短期的偶然性,拥抱长期的必然性,才是获取长期投资收益的坚实基础 。
【个人简介】罗晓春先生,汉和资本投资总监 。罗先生拥有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及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 。曾任职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及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创立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并担任投资总监 。在罗先生的带领下,汉和资本作为国内领先的资产管理机构,以鲜明的超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骄人的长期历史业绩,和与之匹配的超长期优质客户在行业内享有盛誉 。
地产大变局与股市“两段论”
鸿道投资执行董事、投资总监 孙建冬
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19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房住不炒”是中国政府应对大变局最重要的一个决断,这也是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一个历史性拐点,中国经济将从2001年加入WTO之后十八年以“胀”为主趋势的旧世界进入到了有长期通缩压力的“新世界” 。
在新世界的大图景下,以科技与新消费为代表的新蓝筹将进入到长期牛市 。在牛市初期,正如2019年8月到2020年上半年市场走势所展示的,由于新蓝筹的供求关系失衡与机构转换配置的“羊群效应”,新蓝筹的股价会出现不明觉厉的估值趋势性上升的阶段 。
三月份开始,中国经济学家与股票市场投资者普遍担心阶段性的通胀,现在看来,即使是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与各国政府前所未有的货币财政刺激也较难阶段性地改变长期通缩的大趋势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基础货币加大扩张,只要信用创造的链条接不上,货币乘数往下走,信用也是收缩而非扩张的 。
G2关系的结束只是全球信用创造收缩的首先发生的重要原因 。对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放弃了任何侥幸的想法,“深挖洞、广积粮”,主动调整、主动释放内在的系统性风险则是影响全球信用创造的更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
全球的信用创造看中国,中国的信用创造看房地产(即使有针对疫情的逆周期扩张,从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的情况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创造信用的意愿与能力已明显下降) 。中国政府主动释放、化解内在的系统性风险的举措核心体现在了8月份以来对房地产企业融资“三道红线”的政策上 。
大势翻转的背景下,这次地产调控真的不同 。从8月份针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三道红线”到最近几天地产行业的大新闻不断到地产企业公司债券交易价格的大跌,理性地判断,这次更可能是谋定而后动、有备而来 。
作为一个问题的两面,如果对中美关系不抱侥幸,这次,对于房地产行业也不能心存侥幸 。从包商银行和海航的案例看,政府处理、化解风险的手法可谓突破常规、有章有法、巧妙高明 。总体来看,尽管过程中的风险不可知,但从最终结果看,相信不会因为化解处理风险而引发系统性风险,这次是有惊无险 。
现代信用经济中企业的融资条件是自我强化甚至自我实现的,如果没有强大外力的干预,由于债权人的囚徒困境,房地产企业的缩表会引起更进一步的缩表 。这次地产调控的发力点,正好在美国大选前、新旧交接的时间之窗,时机很值得玩味的 。考虑到上述两方面的原因,这次翻牌的时间大概率不会太长,地产行业会比较快地迎来大变局 。
地产大变局会先后对股票市场产生新兴成长行业风险偏好下降与传统行业基本面下行两个阶段的重大影响 。
第一阶段是股票市场风险偏好的快速收缩 。疫情加剧的信用扩张是3-7月新兴成长股估值大幅上升的直接原因,而“三道红线”之后必然是缩表与信用收缩,股票市场中地产相关的资金与“聪明的钱”率先撤退 。我们认为,这也是股票市场8月份以科技股和中小盘股票率先调整的核心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