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儿童如何培养观察力?育儿专家介绍:观察力作为一种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在宝宝3岁以后才逐步形成的 。但在此之前,父母如能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帮助宝宝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发展其注意力,如何培养观察力也是孩子成长教育中的必修课 。
1.要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 。观察的效果如何,决定于目的任务是否明确 。观察的目的明确,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就比较完整、清晰,相反,目的任务不明确,儿童就会东看看,西望望,抓不住要领,得不到收获 。
要使学生的观察取得成效,教师要明确地向儿童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 。例如,在自然常识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鲫鱼,应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任务;注意鱼的身体的形状,身体的表面覆盖着什么,背部、胸部,腹部、尾部长着什么 。这样,学生才能观察到鱼的身体结构的特点 。观察的目的愈明确、愈具体,其效果也愈好 。
教师给儿童指明观察的目的任务并使目的具体化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儿童能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 。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的同时用生动的言语讲清其中的道理 。这些方法都会使儿童产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兴趣,使他们逐步学会自觉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
2.要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 。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并使他们对观察产生兴趣,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使儿童的观察力得到真正的发展,还必须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使他们学会善于观察的技能 。在这一方面,教师应抓好下面的一些工作:
【家长怎样培养儿童的观察力】首先,要教育儿童在观察前作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例如,带领学生到农业展览馆参观小麦部分,在观察之前学生应预先对小麦的有关知识,如它的形态,它的生长规律有所了解 。观察前的知识准备愈充分,观察的效果就愈好 。相反,观察前毫无知识准备,儿童东看看,西望望,观察效果一定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