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李默丹:增量逻辑中的母基金投资

2020年8月12-13日 , 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现场汇集国内顶级FOFs、政府引导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基金、保险机构、银行资本、VC/PE机构、上市公司等150+顶级LP和万亿级可投资本 , 共探新经济下的股权投资之路 。
会上 , 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合伙人李默丹进行了名为《增量逻辑中的母基金投资》的主题演讲 。

宜信李默丹:增量逻辑中的母基金投资

文章插图
以下为演讲内容精华 , 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整理:
各位新老朋友下午好 , 很高兴在上海见到大家 。宜信做母基金到现在已经七年了 , 七年当中我们有一些不同的阶段的思考可以在这个场合和大家做一些分享 。
先介绍一下我们母基金的基本情况 。2006年 , 宜信在北京成立了一家金融科技公司 , 最开始做的业务是普惠金融 , 在2015年的时候第一家上市公司在纽交所上市 。2009、2010年开始做资管和财富管理业务 , 2013年开始做母基金 。宜信创始人唐宁先生从华尔街回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天使投资 , 我们整个团队基本上都是直投业务背景 。所以后来我们把私募股权相关的板块也建立起来 , 到现在我们已经投资了90多个GP , 200多个基金 , 管理规模300多亿 , 在香港也有美元基金团队 。间接投资公司4000多家 , 目前实现上市退出的有200多家 , 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 今年也是A股的上市大潮 。
母基金如何做好资产配置?
母基金主要考虑的是怎么管理这么多量的资金 。我们做顶层设计的逻辑也不外乎结合当前市场的状况以及对未来市场环境的预测 。宜信母基金2013年进入到这个市场的时候 , 当时正逢互联网基建的2.0 , 也就是移动互联的开始 , 我相信大家在思考的维度 , 以及形成策略的方向上很贴近 , 不同的是执行速度和力度 。宜信母基金在这个事情上有两个特点 , 第一就是投了很多老兵新传 , 在2013-2015年的时间里 , 我们投了很多的黑马团队 , 那段时间除了跟老朋友合作之外 , 我们得把不少钱配置到了黑马的团队 。
另外 , 我们当时觉得医疗会发展起来 , 而且会很快成为一个新的大赛道 , 因为之前市场还没有很多创新含量很高的医疗项目 。2013年时就不一样了 , 很多新的创新团队从美国回来 , 很多技术含量更高的项目开始起来 。这个背景下 , 有很多好的医疗投资团队从大基金里面独立出来做他们自己的医疗基金 , 对我们来说这是不可放过的赛道型机会 , 也是我们2013年做母基金之初坚持投资的一个大领域 。我们也一直支持这些医疗GP , 作为他们连续的LP跟他们走到现在 。
再讲到2017年 , 科创这个话题也不是那一年开始的 , 大家在科技上的关注和投资很早就开始了 , 互联网的红利见底之后大家加速了对这个赛道的布局 。我们在2016、2017年开始往前端走了一步 , 做了天使母基金 , 很多专注前沿的技术和领域 。另外2017年 , 我们开始关注S这个市场 , 2014-2016年这个阶段 , 因为大家做增量 , 实际上关注点还不在偏退出的这个阶段 , 我们觉得S这个事情一定随着一级市场投入的热情的降低而启动 , 所以到了2017年我们跟GP再去聊S合作的时候 , 他们热情变得非常的高 。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说 , 2017年开始在商业模式上 , S这一层加的量相对比较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