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部电影,带你搞懂11个心理治疗学派!( 八 )


11、现实治疗「我们真正害怕的不是选择,而是为选择负责 。」
创立现实治疗的William Glasser认为,所有你遇到的困窘都是由三个原因造成:

  • 你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 你知道,但你的需求没被满足;
  • 一直以来你都用错误的方式在满足需求 。
例如,你之所以会觉得回家过年很辛苦,或许并不是回家本身,而是回家让你得面对自己仍然单身的状态,或是在被询问什么时候结婚的时候,你终于得看见你长久以来不敢碰触的「承诺」议题 。
所以,你该思考第一件事应该不是「回家要如何因应」,而是「你真正要的是什么」?你想要的是一段稳定的关系?还是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或者,你根本不想让家人知道你的伴,怕他们知道之后会反对?当你看清楚你的担心之后,也可以尝试把这些担心化为你的需求或目标 。
现实治疗强调四个核心步骤:
(1)需求,你想要什么(Want)?
(2)你现在/过去做的是什么(Doing)?
(3)评估,你做的这些有用吗(Evaluating)?
(4)重新计划(Planning),如果重新选择,你的计划是什么?
发现了吗?你之所以一直选择那些无效的方法,是因为它通常也是种「饮鸩止渴」的方法,那些你所关心和渴望的需求,其实从来就没有被满足 。
《命运好好玩》
14部电影,带你搞懂11个心理治疗学派!

文章插图

给有「选择恐惧症」
每次到超商冰箱选饮料都花半小时的你!
「我们之所以恐惧选择,是因为每一个选择,也意味着一些失去!」
如果有一个遥控器可以快转生命当中所有不愉快的片段,你会想要买吗?故事的主角MichaelNewman因为抱怨工作和家庭没有办法平衡,所以总是想要快转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没想到他这样的选择,让他的生命进入了混乱、婚姻步入危机 。
「如果你不能和自己想做的事齐头并进,就会在许多事情上浪费无谓的精力 。等到你有机会可以做想做的事时,你或许已经没有力量或时间来完成了 。」——约翰.史崔勒基,《生命咖啡馆》
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只是满足短时间内的需求,可是长期看来,它跟我们生命的目的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你浪费很多时间在回电子邮件、做那些你根本不想要做只是因为老板交代你做的工作、为了配合别人而委屈自己、甚至在一些根本不重要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我们之所以会做这些选择,因为它们看起来可以缓解我们一部分的焦虑,但我们却忘记了,每一个选择也意味着一些失去 。
问问自己:如果可以慎重选择,那些是你可以承担的失去?
12、认知治疗「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源自于错误的思考模式 。」
不论是贝克(Aaron T. Beck)的认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或者是艾里斯(Albert Ellis)的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s),其实都是在讲同一件事情:真正困扰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
例如,你的成长经验可能告诉你,「只要成绩不好,就是差的、没有价值的」、「我必须得到所有的人喜欢」、「如果爱我的人离开我,那就是世界末日了 。」,这些灾难化、夸张化、或标签化的句子,已经住在你的心里很长一阵子,当你遇到类似的刺激或情境的时候(例如工作或课业表现不好、深爱的人丢下自己等等),就会想起他们,好让你在事实的伤害之外,再补自己一刀 。
认知治疗的目的,就是和你一起去挑战、驳斥这些想法:我真的是很糟糕的人吗?世界上真的没有真爱存在吗?只要我不被人喜欢,就真的代表我没有价值吗?但这些「挑战与驳斥」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过程,更多的时候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要连根拔除往往比想象中还来得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