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悄悄启动教育新基建( 二 )


另外,阿里同样拥有自己的线上教育业务,包括To C端的淘宝教育和淘宝大学,To B端的阿里云大学、1688商学院 。而这些业务主要是为了反哺自己的电商行业,其中大部分是跟电商网店、运营相关的内容,供用户学习 。
不难看出,阿里在教育领域的蛋糕已经很大,囊括了管理工具、对外投资、平台合作、线上线下开发等各个方面,而阿里铺垫这些业务的本质,是想将自身的流量优势导到自己教育产品上,从而在教育领域占据更大的份额 。
但从目前状况来看,阿里的教育前进路并不轻松 。
忧患潜伏
阿里首先要面对的,是那些同样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互联网巨头们 。
2012年百度教育上线,正式拉开了BAT的征战教育的序幕 。百度凭借技术,阿里围绕交易,腾讯靠自身流量做链接,巨头们不仅在平台发力,还在对外投资上输出不少 。
而巨头的动作也引起了互联网行业其它平台的注意,字节跳动、京东、美团等玩家也纷纷入场,企图分一块教育蛋糕 。
目前来看,教育领域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然而互联网巨头们若想在教育领域深耕,仍然存在一些阻力 。
虽然阿里在教育领域投入量很大,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和老牌玩家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教研体系便是阿里的一个痛点 。
教研体系是一个教培机构最重要的依托,对教育平台的未来发展起根本性作用 。而老牌教育企业在经历了多年探索和发展,已经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教研体系,如新东方、好未来,它们对师资力量、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
但是阿里自身的教育业务并不算很成熟,它更多是通过平台间的合作来达成目的,而用户更看重教育平台的综合能力 。
除此之外,最核心的问题是阿里需要更多的时间 。教育本身是一个周期很长的行业,很多环节积累起来较强的能力也并非一日之功,尤其是内容本身、教学教研、师训体系更需要长久的积累 。
所以阿里一直慎之又慎,不断在教育边缘试探,即便是自己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培养的教研体系,也很难保证中途不会出现变故 。
借云端突破
教育作为刚需,有着天然的抗周期性,并且不容易受大环境的影响,所以成为了许多互联网平台不断发力的关键 。对于阿里而言,虽然存在许多压力,但它仍然会在教育领域另辟蹊径,继续深耕 。
相比其他的巨头,阿里有一项非常突出的技术优势,就是阿里云 。阿里云板块占据国内云计算50%以上市场的优势,许多在线教育公司在阿里云上构建IT基础设施,目前大概有一万多家,所以阿里云也占据了国内教育云服务85%的份额 。
近年来,阿里云在教育的动作同样频频 。这也是归功于阿里的高瞻远瞩,提前在云计算市场上布局,从而占得先机 。
2017年10月,阿里云联合多家国内知名IT教育机构,正式启动了“阿里云互联网大学” 。重点打造基于网络化的人才培养矩阵,并与教育部联合推出相关专业教材 。
同时,阿里云大学与各大高校合作,共同建设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 。而另一方面,阿里钉钉也针对K12教育校园推出了“未来校园”解决方案,通过输出支付宝支付、云计算服务、电子商务等技术,来给学校数字化转型赋能,同时也与自己的主要业务绑定 。
阿里云赋能教育,便是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 。借助互联网的形式,更好的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 。实现教育数据的在线化,打造普惠教育平台 。而通过数据的积累和沉淀,未来这种模式可能会成为整个社会教育的主流 。
教育行业大而散,是一个慢服务行业,更加需要长的时间去积淀口碑 。在新教育时代,云化的基础设施和以结果为导向的信息化建设平台也显得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