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秀敲锣上市:红人新经济第一股的生意经( 二 )


回过头看,初代红人的经历是苦涩的 。他们大都是孤军奋战,没有品牌建构能力、没有系统化的粉丝运营能力,更没有商业变现路径 。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趁火的时候,唱歌、拍戏尝试进入演艺圈,转型成为艺人 。一旦失败,就会迅速被淘汰 。
就在中国初代红人为难有出头之日苦苦挣扎的时候,热衷网上冲浪的李檬就洞察到:红人新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 。红人IP和社交网络将会成为一种特别优质的信息载体、意见领袖和消费品牌 。同时,各种商业和社会服务机构,都能借助红人IP和社交网络创造价值 。
他发现,那些内容创造者(红人)为网络创造了大量的内容,但是却并没有对应的收入,甚至没有收入 。
如果可以搭建一个平台,将商家、品牌方与红人内容连接起来,撮合红人市场的交易,那么内容创造者可以获得应有的收入,企业的营销也会更有效率,成本更低廉 。
2009年,李檬创立天下秀,开始探索红人新经济的玩法 。
创业的艰辛超乎想象 。一开始,只有十几个人的团队从社交营销做起,公司居无定所,甚至连续几个月发不出工资 。
为了融资,李檬拿着精心编写的商业计划书,连续会见了100多家投资商,却没有一家愿意投资 。
在那个红人还是贬义词的年代,说服投资人相信虚无缥缈的红人新经济、一件很久以后才可能发生的事太难了 。很多时候,甚至连李檬自己都开始怀疑 。
直到2010年,天下秀拿到新浪400万美元的A轮投资,公司才从生死边缘熬了过来 。
后来再谈创业时,李檬说:“创业的时候,我觉得不是九死一生,而是九十死一生 。”要将姿态放得比客户和投资者更低,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价值,“我在内部常说,我是服务员小李 。”
经过天下秀等企业数年的摸索,红人新经济的玩法渐成体系,越来越多玩家加入进来,MCN机构猛增,台前的红人也终于迎来了爆发 。
2016年中国红人经济井喷式发展:罗振宇天价签约Papi酱,咪蒙的文章席卷全网,艾克里里的丑妆在微博爆红……
这一年,被称做中国“红人元年” 。
做了8年服装生意的黄薇(薇娅)开始自己的第一次“淘宝直播”;李子柒签约杭州微念科技,开始做美食博主;冯提莫成为斗鱼四大歌姬之一……
这一代红人无疑是幸运的,她们遇见了最好的时代:便捷的网络、多样化的平台、无门槛的操作、MCN机构的兴起,以及完整的培养体系和商业化路径 。
如今,红人意味着荣誉、财富等身,成为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职业 。
进击的红人背后,是天下秀等一大批企业探索和努力的结果 。如果没有它们,时下的这些红人们或许大多也会步第一代红人的后尘,一闪而过然后泯然众人 。
事实上,早在2017年,天下秀就以14亿美元的估值跻身全球独角兽公司的行列 。
只不过,大家的目光都在台前的红人身上,并未意识到其背后的低调推手的存在和发展壮大 。
技术驱动的云商销售
2019年,中国MCN机构数量已突破2万家,较2018年翻了近4倍,预计2020年底将突破2.8万家 。
这些MCN机构的商业模式基本雷同:找一批有潜力的红人,签约之后,结合其特点对其进行定位、包装,以及内容生产的优化,然后利用自身资源帮其引流,最后依靠头部的红人变现牟利 。
可是,红人新经济发展到现在,打造一个头部红人的难度倍增 。没有制造出头部红人的MCN机构很难盈利 。
就算幸运地制造出头部红人,他们也随时可能被其它机构挖走,或者自己出去单干,MCN机构可能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