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让别人失望,你往往就不敢做自己!


不敢让别人失望,你往往就不敢做自己!

文章插图

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我们害怕让别人失望,因此我们可能无法拒绝别人,也可能委曲求全 。
许多人的痛苦就来源于,不能做真正的自己,不敢做真正的自己 。
1.敢于让别人失望是与真实情绪的和解“你要做一个不动身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 。”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静悄悄 。”
笑脸迎人的背后,我们不知埋葬了多少情绪?这些埋葬的情绪,带给了我们多少的痛苦?这一生你到底在为谁活着?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写到: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可心里头,却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钧一发的高难度下,汗流浃背地为人类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
太宰治本人,也像《人间失格》里的男主人公叶藏一样,一种通过扮演“小丑”缓解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
他用假装的笑脸博得家人欢心,在学校里也是通过搞笑表演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学生,高中时代起,他经常逃学,交酒肉朋友,参加非法集会……做出种种他并不喜欢的事情,就是为了让别人满意 。
可是把一切压在心底,最后伤害的只有自己 。于是,太宰治用自杀来解脱内心的扭曲 。他一共自杀了五次,前四次均以失败告终,只有第五次,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
这个享誉日本文坛的作家,这个行为奇葩的“自杀狂”,内心却是一个脆弱而渴望被爱的小孩 。
他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编织的梦境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曾与内心完全和解 。
有人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绝不是忽视和压抑,而是面对和排遣 。敢于让别人失望,就是与真实的情绪和解,是与真实的自己坦然相对 。

不敢让别人失望,你往往就不敢做自己!

文章插图

2.敢于让别人失望是自我边界的明晰潇洒如风的才女三毛,也曾被麻烦折磨着 。在她的散文《芳邻》里,三毛描写了她曾在撒哈拉沙漠中的一段生活经历 。
彼时,她居住在撒哈拉的一座小镇上 。
三毛的邻居们总是来找她借一些东西,三毛一开始总是很大度地借出去,但他们一次都没有还过 。
直到有一次,三毛拒绝了邻居将骆驼尸体放在她家小冰箱的请求,邻居居然不高兴了,还义正言辞地说:“你拒绝我,伤害了我的骄傲 。”
读到此处,真觉得岂有此理 。你的骄傲为什么要用我的妥协来维护?我家里的东西,借是慷慨,不借自由 。凭什么要被他人左右?

不敢让别人失望,你往往就不敢做自己!

文章插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为了让他人满意,而极力取悦对方呢?
本该由对方完成的事情,却硬是压到你头上;
本该是自己决定的恋情,却总是被父母亲戚左右;
本该是他人承担的责任,却总是拜托你来担责……
每个人都在你的内心世界来来往往,指指点点,你虽然感到不愉快,内心奔过千万只草泥马,却因为怕对方失望,事到跟前,就怂了 。
于是你的生活就好像是许多人的生活,你的日子就变成许多人的日子,虽然这些人不真的在,但是你无时无刻不被这些人左右和影响 。
不敢让别人失望的人,归根结底,是缺乏界限感,总是将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
畅销书《取悦症》指出了这一问题的缺陷,为人太好,反而可能让别人利用我们的好心好意,而有取悦症的人往往被善心蒙蔽了眼睛,无法看破他人正在利用自己 。就像电影《芳华》中的刘峰,牺牲了自己的一生来讨好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