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失控,张一鸣失算

3岁的TikTok终局迟迟未定,“算无遗策”的张一鸣,面临前所未有的“失控”局面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预言的“最后48小时”过去了,原本被认为板上钉钉的TikTok“卖身”一事并未尘埃落定,反而变数陡生 。入职不到3个月的CEO凯文·梅耶尔辞职,被焦虑感笼罩的TikTok员工军心动摇 。太平洋上空的各方角力仍在继续,没人能准确预测这家公司的最终命运 。
承载着张一鸣全球化梦想的尖刀遭遇重挫,让这位早早被捧上神坛的年轻企业家孤立无援,甚至陷入舆论漩涡 。他崇尚算法,习惯于掌控一切,却在公司面临“最具挑战性的时刻”之际,多少显得有些进退失据 。
“>从“控制”到“失控”
37岁的张一鸣,人生一大关键词是“控制” 。
他将年龄作为X轴,颜值、收入、身体状况等为Y轴,画出人生各项指标变化的函数曲线图,并从29岁这个体力下降的拐点开始,逼自己每周至少游一次泳,每天睡够7小时 。
他的情绪起伏从不轻易示人,几乎从不发火,也很少生气,最激烈的宣泄方式不过是“这个事情怎么会这样” 。他甚至通过反复实验调试出“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的最佳情绪状态,保证自己“专注且高效” 。
就连张一鸣的很多爱好,都来源于控制:写书法是在控制笔尖,打游戏是在精准控制操纵杆 。他像做产品一样不断改进自己,控制自己看有难度的书、想有难度的问题 。
理性、精准、极度克制,张一鸣早年接受《人物》《财经》等媒体采访时,塑造出近乎“机器人”的形象 。这种信仰“程序化、规律化的事物”,行事“近乎冷酷地遵守数据和逻辑”的风格,渗透在他创业历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
在创办成名之作今日头条前,张一鸣在酷讯、九九房、饭否等公司,都是写代码和研究算法 。算法由一串串有起点、有执行路径,并且最终一定会输出结果的程序组成,可控性极高 。他一手搭建的字节跳动技术中台和推荐系统中,强大而精准的算法同样被视为核心武器 。
但如今,试图掌控一切的张一鸣,正在失去对TikTok乃至整个局面的控制 。
8月27日,张一鸣今年5月才重金挖来的TikTok全球CEO凯文·梅耶尔宣布辞职,他不得不以内部公开信和全员大会的方式,试图安抚员工情绪 。
TikTok陷入禁令风波之际,平台上的创作者们相继出走 。7月,以18岁网红乔什·理查兹为首的4位TikTok创作者集体“跳槽”到美国音乐社交平台Triller,出走前他们吸引了近4700万名粉丝 。
TikTok美国员工则在焦虑中等待最后的结果 。数月前刚加入TikTok的员工Daniel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坦言,他和公司绝大部分员工一样,担心“自己是否会被裁员” 。8月24日,TikTok技术经理帕特里克以个人名义起诉特朗普政府,理由是其行政命令可能让该公司员工无法获得工资和奖金 。
局面失控的影响从国外延伸到了国内 。
多名字节跳动国内员工告诉亿邦动力,由于国内国外业务彼此相对独立,他们的工作并未受到影响 。但部分员工表示,自己手里拿着不少期权,担忧公司的上市前景 。
与字节跳动和张一鸣有关的负面舆论,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发酵 。8月1日,字节跳动被曝“同意剥离TikTok美国业务”后,相关话题迅速冲上了微博热搜榜,不少网友指责字节跳动“卖得太快”、“过于妥协”,还有人在知乎上批评张一鸣“软弱” 。
但一位字节跳动员工对亿邦动力表示,“一鸣是个极其理性、讲求规划效率的人 。从企业文化来说,效率至上、迅速决策已经成了习惯……但特朗普习惯先恐吓试探,而字节像个从小严加管教长大的孩子,被外人吓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