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私藏元青花鉴赏!

【民间私藏元青花鉴赏!】元青花概念: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

民间私藏元青花鉴赏!

文章插图
元青花上的苏青料由于其矿物元素成分的特殊性,使得青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沉,既吃胎又吃釉,立体感特别强,青花纹饰都有微微下沉感,尤其含铁高的地方显褐色结晶斑,有凹凸不平,青花入胎现象 。
元青花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元代除了一些品格清淡的小件瓷外,那些多数收藏在伊朗、土耳其博物馆的至正期元青花大器却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
民间私藏元青花鉴赏!

文章插图
元青花层次多、装饰繁复的风格,在装饰纹样上常见的主题花卉有梅兰竹菊、莲、灵芝、牵牛花等;动物有龙、麒麟、狮子、海马、凤凰、孔雀、鸳鸯等;人物有高士、神仙、侍女、吹箫引凤、婴戏,等等 。
元青花的前生尽管元代只有98年的短暂历史,却催生了青花瓷这一奇葩,开启了明清两朝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器型丰富、颜料奇特、纹式多样、域外风格都是元青花备受后世推崇和藏家青睐的主要原因 。元青花的纹式图案不少取材于历史故事和元杂剧,如首都博物馆的“昭君出塞罐”,湖北省博物馆的“青花四爱图梅瓶”等,这类故事图案大多画在玉壶春瓶和大罐等观赏瓷上,供特权阶 级享用 。由于器型大和存世少的缘故,目前最显珍贵 。
民间私藏元青花鉴赏!

文章插图
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足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 。碗盘类器圈足则多呈外侧斜削状,但无论是琢器还是圆器,圈足均有较规则及不规则之感 。瓶、罐之类有的足底砂胎显有扎紧感,也有的胎质略呈疏松感,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 。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自然炸开状 。
个别元青花在底部露胎处显出较浓厚的红黄 色类的护胎釉面的东西,似乎是涂了一层东西,经烧制后而凝聚,尚需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