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障碍,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


焦虑障碍,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

文章插图
2019年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各类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终生患病率为7.57% 。
作为国人患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碍,您了解焦虑障碍吗?
今天就带大家一文读懂,了解焦虑障碍 。
1.什么是焦虑障碍?焦虑障碍包括那些以过度的害怕和焦虑,以及相关行为紊乱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害怕是对当下真实的、或者迫在眉睫的威胁的反应,焦虑是对未来威胁的预期 。
害怕与焦虑有所重叠,也有所不同 。害怕经常与“战斗或逃跑”相关的自主神经系统唤起、当下有危险的想法、逃跑的行为有关;而焦虑常与为未来威胁做准备时的肌肉紧张、警觉,谨慎小心和回避行为有关 。
焦虑障碍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具体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恐怖性焦虑障碍等不同类型 。各种不同的焦虑障碍,都以过度的害怕和焦虑为主要临床特征,但也有一些不同 。大家可能会听说过这些诊断名词,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方便理解:
广泛性焦虑障碍
是一种慢性焦虑障碍,患者会因为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原因(很多在别人看来都是“琐事”)而感到无法控制的、时轻时重的担忧 。
惊恐障碍
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以惊恐发作为主要特点 。惊恐发作是指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强烈的惊恐体验,常常伴有濒死感(感到自己要死了)或失控感(感到自己要疯了);发作时还常常伴有强烈的心脏和神经系统症状,比如心慌、大汗、呼吸困难等 。
恐怖性焦虑障碍
焦虑指向明确的客观对象或特定情境,比如社交恐怖障碍(在社交场景中感到恐怖)、广场恐怖症(在难以逃离或难以获得帮助的情境中感到恐惧)、特定恐怖障碍(比如“晕血”“恐高”等) 。
2.容易焦虑就是病吗?通常,焦虑有两种形式: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焦虑 。
正常焦虑,是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在现实的问题上,并产生清晰、具体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
病理性焦虑,临床又称焦虑症状,指持续的紧张不安,无充分现实依据但感到即将要遇到威胁或大难临头(灾难化),常伴有明显的躯体焦虑症状(心慌、出汗、胸闷、肌肉紧张等) 。
只有以病理性焦虑为主要表现的,才是焦虑障碍,又称焦虑症 。
练习:你的焦虑是正常的吗?
当你焦虑的时候,可以拿出笔记本,详细记下你的焦虑 。比如,你可以写:“明天考试会挂科” 。然后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 这个焦虑/担心是现实的吗?
  • 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吗?
  • 这个焦虑激励我采取行动吗?
  • 有可行的解决方案了吗?
  • 我行动了吗?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全是否定的,那么你的焦虑可能就是病理性焦虑,让你产生了没有必要的紧张、焦虑和压力 。
3.哪些表现可能是焦虑障碍?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多种精神心理症状以及躯体症状 。
举例来说,焦虑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
(1)唤起:过分警觉;精神紧张不安;惊跳反应增强 。
(2)情绪症状:恐惧;忧虑 。
(3)思维症状:非现实性地评估自身或他人所遇危险 。
(4)行为表现:目的行为受限;运动性不安(无目的小动作);回避可能增强不安全感的处境 。
(5)躯体症状:①过度换气:昏厥,感觉异常,手足搐溺;②肌紧张:疲劳,疼痛,僵硬,颤抖;③自主神经活动增强:心动过速,脸上发红发白,口干,腹泻,出汗,尿频;④其他躯体症状:胸骨压榨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