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你带着孩子到饭店参加同事聚会 。饭菜已上桌 , 但还有人没到 , 大家便边聊天边等待 。孩子饿了 , 想吃 , 你不让 , 要求他再等一会儿 , 这时你的孩子可能是什么反应——
①他生气地拍桌子或者踢椅子 。
②他反问你:“我饿了 , 为什么不让我吃?”
③他乖乖地坐在那里 , 什么事情也不做 , 什么话也不说 。
④他开始翻你的手提包 , 看看里面有没有好玩的东西 。
⑤他眼巴巴地望着桌上的饭菜 , 忍不住吮起了手指 。
⑥你说如果他今天听话 , 明天就带他去游乐场 , 他想了想 , 就自己出去玩了 。
⑦他问你要钱 , 自己到外面买了一个冰激凌吃起来 。
或许孩子还有其他表现 , 但归结起来都属于不同类型的“心理调节策略” 。
人一生会面临大大小小很多挑战 , 其中一个经常性的挑战就是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 , 而且不同的人通常采取不同的调节策略 。
这些策略中 , 有的是积极的 , 有的是消极的:
●积极策略帮助孩子隐藏或者改变自己的情绪反应 , 并采取相应的办法适应当前的新环境 , 从而改善自己的心理和人际关系 。
●消极策略助长孩子的不良反应 , 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 也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发育 。
因此 , 父母平时要多加留意自己孩子的心理调节策略 , 引导他向积极方向努力 , 避免消极心理状况不断升级 。
孩子的心理调节策略通常有以下6种
1.发泄:这是孩子使家长比较尴尬和为难的极端方式 , 他采取一些攻击性、伤害性、破坏性的情绪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 宣泄自己的愤怒 。除了①所表现的捣乱和破坏以外 , 其他还有尖叫、哭闹、摔打、骂人等消极行为 。
2.被动应付:孩子不主动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来调节面临的矛盾 , 而是被动地承受 , 什么也不想、不说和不做 , 只是发呆 。如③ 。
3.自我慰藉:孩子通过做一些无意义的重复动作来排解心中的焦虑 , 如⑤ , 或者“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 说一些假想的话来歪曲现实以安慰自己 , 比如“这些饭菜不好吃” 。
4.主动解决:孩子积极主动地采取针对问题和困难的适应性行为 , 尽可能地帮助自己减轻压力 , 摆脱困境 。除了如②所表示的 , 要求给出理由以外 , 还有口头反对、提出疑问、摆出条件、寻求合作、自己尝试其他办法(如⑦)等行为 。
5.替代活动:孩子自己想办法转移注意力 , 采取一些分心行为 , 忽略自己的需求 , 除了如④所表示的 , 主动寻找玩具以外 , 还有主动找别人说话、自己唱歌跳舞等行为 。
6.重新思考:指孩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 , 对事物的价值重新做出判断和选择 , 最终调节心理平衡 , 如⑥ , 孩子“想了想”妈妈的话 , 在暂时的“小痛苦”(现在饿一会儿)和明天的“大快乐”(去游乐场)之间进行权衡 , 最后判断后者更有价值 , 经过重新思考 , 他愉快了调节了自己的心理平衡 。
不同的心理调节策略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 加强重视孩子心理健康
- 孩子的两面性教育案例
- 正确引导孩子心理健康
- 提前入学 影响孩子正常发展的6大弊端
- 新学期开始了 孩子拒绝入园怎么办?
- 孩子撒谎缘由多
- 图 孩子高热抽搐千万别捂
- 把孩子领入注意的大门
- 疫情当下,准妈妈们该怎么办?︱ 特殊时期如何为孕期心理保驾护航?
- 亲子共读成就聪明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