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25个“微心理”


生活中的25个“微心理”

文章插图

为什么在晚上求婚,成功几率高?初恋越美好,婚姻就越难幸福?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微心理”,你知道多少呢?
微心理,即是那些细节反映出来的心理变化 。比如:为什么在晚上求爱,成功几率高?初恋越美好,婚姻就越难幸福?一个人越喜欢你回短信的速度就越快?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微心理”,你知道多少呢?
1、你先说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你有一个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的坏消息,应该一起说 。这样坏消息带来的痛苦会被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所冲淡,负面效应小得多 。
你有一个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的好消息,应该分开说 。
这样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不至于被坏消息带来的痛苦所流没,人还可以享受好消息带来的快乐 。
2、撒谎的孩子有出息研究发现,50%三岁孩童会说谎,四岁会骗人的占90%,12岁的儿童几乎都会撒谎 。孩子撒谎,其实是认知发展的标志 。
认知功能发展越健全的孩子,说谎技巧就越高明,因为他们有办法圆谎 。
孩子撒谎有可能是早慧的体现,这些人,成大以后更可能成为领袖人物 。
3、如何排除空虚排除空虚感的秘诀在于9个字,“爱自己,爱空虚,爱缺陷 。”
【生活中的25个“微心理”】我们的生活好像是为了别人在活着,学习是为了让父母、老师高兴,工作是为了赚钱养活家人,休闲是为了陪朋友开心,却忘了心自问:在做所有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快不快乐?
4、大脑的心理秘密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 。这是对成人而言,所以学习20到30分钟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 。
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家务,10分钟后再回来继续学习,效果会更好 。
5、别人没有你想象的快乐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发现:我们总是有低估他人负面情绪的倾向 。也就是说:我们总认为别人春风得意,而倒霉的那个总是自己 。
这是由于我们自身有关注负面信息的倾向,还有就是在交际中对方戴着快乐的面具刻意隐藏 。别人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风光,知道吗?
6、不要因为周围的人都恋爱了,才去恋爱当我们发现身边的朋友都开始谈恋爱了的时候,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也想找个人谈恋爱 。这也是同调行为的一种体现 。
当周围朋友中谈恋爱的人数逐渐增多时,人的同调行为会逐渐转变成一种强迫观念,认为自己不谈恋爱不行 。结果降低了自己对恋爱对象的理想或标准 。
7、按掉闹钟继续赖床的女人她们很难开口拒绝别人,做任何事情都会一拖再拖,是典型的小女生拖拉性格 。
生活中,她也是个随意的女性,很多时候在你面前流露出孩子气的一面 。她不喜欢生活和工作有太大的压力,重视友情多于爱情 。
8、控制你的愤怒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恢复正常 。
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用嘴伤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
9、面试中常见的“微表情”把玩饰物:心神不宁 。
紧抿嘴唇:窘迫 。
挠头:不知所措 。
双手反复摩擦:焦虑
左顾右盼:害怕 。
撇嘴:不屑 。
手插在裤袋里且肩部顶起:紧张 。
双手抱臂:自我保护、不安 。
嘴微张眼瞪大:错愕 。
摸鼻子:思考 。
指尖塔状:自信 。
稍偏头微笑:自在与友善 。
微笑:自信 。
10、利用潜意识的力量每天至少花10分钟在早上起床前,在睡觉前10分钟做想象,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是输入潜意识的最好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