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太脆弱吗?丨如何识别与理解疫情中的心理问题

“什么?没有症状的人核酸检测也是阳性的?也是感染者?居然还能传染人?天呐,那我是不是也被感染了,只不过因为没症状,所以看不出来?可是医院的检测结果准吗?会不会我被感染了,检测结果反而是阴性,说我没事?如果是这样的话该怎么办呀?不行,我得再去趟医院!”
有许多人,总是会觉得自己的身体里得了一些仪器也检测不出来、医生也看不出来的病,总是都往医院跑,也总是不信医院给出的结果 。现在,又因为新型肺炎的肆虐,再加上病毒看不见摸不着,还可能出现无症状的感染者,更是加重了自己的担心和焦虑 。
我们的心理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发生这些意味着我更敏感、更脆弱吗?又有哪些心理变化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今天这篇文章会带大家来看看,我们在疫情中,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同时又有哪些信号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

是我太脆弱吗?丨如何识别与理解疫情中的心理问题

文章插图
在继续阅读之前,需要注意的是:当人们出现心理问题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脆弱的、无能的,因为一个人会出心理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这涉及到基因、孕期过程、成长环境、成长经历,以及过去或现在的特殊事件等 。而我们的症状往往是一个提示:它意味着我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了波动,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则有着心理健康变差的风险 。
严正声明:本文会列举很多症状,但它们并不是严格的诊断标准,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给大家贴上新的标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本文不具备任何诊断的法律效力 。若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所顾虑,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相关诊断 。
太长不看版
一、当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1.急性应激与替代性创伤:如果那些跟疫情或死伤有关的想法、画面和文字会在我们脑子里呆很久,我们可能会变得极度失控或极度麻木,而如果这影响到了我们的情绪、饮食、睡眠,并破坏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或社交,就值得注意了 。
2.疑病:当我们对自己得病的怀疑变得根深蒂固,每天会花过多时间在检查身体健康或求医上,但又不相信医学检查结果的时候,就值得注意了 。
3.焦虑与惊恐发作:如果我们感觉到,自己的焦虑像没了边一样,不停扩散和上升,甚至让我们出现了发抖、头晕、站不稳等生理反应和窒息感、濒死感,这就值得注意了 。
4.强迫:如果我们觉得某些想法是没必要的,但又控制不住,一定要做一些事情才能缓解我们的想法给我们带来的担忧,同时这个过程又耗费了我们很多时间的话,例如一天内检测体温十几二十次,就值得注意了 。
二、当疫情不断持续的时候1.应激与衰竭:长期且严重的压力会慢慢消耗我们的能量 。若我们在心理上感到疲劳、耗竭、失去动力了,生理上变得更容易生病了,就值得注意了 。
2.抑郁: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区分抑郁情绪与病理性的抑郁 。若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的心情都很低落,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出现了很多自责、内疚甚至自杀的想法,影响了饮食和睡眠,并且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而靠自己的能力又无法好转的时候,就值得注意了 。
三、总结1.持续时间:如果我们长时间地处在巨大的心理变化里,并不随压力消失、自己适应或远离压力而缓解,那么这就是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
2.功能受损:如果我们在很长时间里,跟有压力以前比,无法再像以前一样生活、学习、工作、社交、娱乐了,那么这就是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
是我太脆弱吗?丨如何识别与理解疫情中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