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太脆弱吗?丨如何识别与理解疫情中的心理问题( 四 )


通常,这样的想法会是一闪而过的,即使停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也不会停留太久 。我们或许会被这些想法引起焦虑的感觉,但很快会因为我们担心的结果没有发生,或我们再多洗几次或多做几次检查而如烟般消散 。
疫情中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我们中许多人似乎在疫情发生后进入了“一级戒备状态”:洗手更勤了,打扫卫生更细致了,消毒更严格了,并且每天都要检查好多次 。这些改变确实很有理由,也确实能帮助我们预防感染 。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人在疫情之前就在精神专科医院被精神科医师确诊患了强迫症的话,那么ta的强迫症状可能会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加重 。
哪些信号值得我们注意?
对于许多人而言,这样的想法就像是在脑子里安营扎寨一般,挥之不去,即使理性上告诉自己“脏了也没关系,不会生病的 。”或“没锁也没关系,没人会经过我家门前的 。”,即使心里很清楚这些想法和担心是过度的、没必要的,甚至自己根本不想去想这些,但是这些想法和那些对后果的担心仍让我们整天提心吊胆的,心就好像悬在了空中降不下来,焦虑无比 。
同时,人们会去找一些方法让自己好受些,不这么焦虑,比如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再洗几遍,或再检查几遍,或在心里面告诉自己“别想了别想了别想了,没那么脏没那么脏没那么脏……” 。
然而,这些方法可能暂时有效,但下次上面说的情况依然会发生,或有的时候连这些方法都没用了 。更严重的时候,我们每天会花很多时间在与这些想法的斗争上,或在为了缓解焦虑而做出的行动上,比如通常来说用洗手液洗手一次就干净了,但我们却会花上几个小时不停地去洗 。
如果你的确发现你脑子里总有这些挥之不去的想法,让你提心吊胆十分焦虑,同时又让你每天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些想法或做法上的话,那么就得认真注意一下了 。

是我太脆弱吗?丨如何识别与理解疫情中的心理问题

文章插图
二、当疫情不断持续的时候这场疫情,就像没有边一样,一直在持续,一直在扩散,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
1.“慢慢的压力,也慢慢让我顶不住了……”——应激与衰竭
日常生活中是什么样的?
我们在第一篇文章里谈到了应激和它的前两个阶段:警戒反应期和抵抗期 。
人们在警戒反应期和抵抗期的时候,身心自发的变化能够增强我们对疫情压力的抵抗能力,我们能在一段时间内恢复自己的能量,让我们在适应的状态里以一个更好的状态生活、工作 。即使因为疫情持续时间长而令我们处在慢性应激中,只要我们还处在前两个阶段,则大体上还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的状态 。
疫情中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人们会因为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突发的巨大压力而进入到一种自我保护和自动应对的应激状态 。我们或许会经历比平时时间更久的应激状态,感受更多的情绪、生理、思维和行动上的变化 。
哪些信号值得注意?
如果疫情压力对许多人(比如一线医务工作者)而言是过大的,或持续时间过长,当人们身心的能量和资源被慢慢耗光的时候,我们便无法再和压力做对抗,便可能会进入应激的第三阶段——衰竭期 。
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阶段 。在这样一个阶段,心理上,人们会感到疲惫、耗竭、焦虑、抑郁、失去希望,仿佛自己身上的精力与能量被抽空,即使面对着困难,也不愿意再去做点什么了,或觉得,即使自己做些什么,也无济于事了 。人们抵抗压力的能力会显著降低 。生理上,人们的免疫力会因为身心能量的不断消耗而变弱,人们会因此变得更容易生病,甚至会伤及身体器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