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为什么让观众“恐骨科了”?( 三 )



《以家人之名》为什么让观众“恐骨科了”?

文章插图

【《以家人之名》为什么让观众“恐骨科了”?】“骨科”的正确打开方式
《以家人之名》这条原本备受期待的“伪骨科”爱情线,到头来成为不少观众的弃剧理由,着实让人始料未及 。
那些用刘星夏雪接吻来类比“霄尖CP”的观众或许有些言重,但也的确指出了观众深切的诉求:比起“骨科”,国产剧观众更渴望看到一部新的《家有儿女》,或是一部中国版的《请回答1988》 。
90后童年回忆《家有儿女》已经经典化和符号化,此后没有出现类似的爆款家庭情景喜剧,也不再产生杨紫和张一山这样家喻户晓的童星;《请回答1988》则是近5年对内地观众影响最深的韩剧,被56万豆瓣用户打出9.7的惊人高分 。

《以家人之名》为什么让观众“恐骨科了”?

文章插图

近年出现的不少青春剧,都被观众识别到其中流淌着“请回答”的基因,但“请回答”式爱情常有,“请回答”式的治愈温馨亲情戏却十分难得 。《少年派》《小别离》《小欢喜》呈现教育焦虑,《都挺好》则把血淋淋的原生家庭拍给观众看 。
《以家人之名》前10集的亲情部分恰好填补了这样一种空白:治愈的、温馨的乌托邦式的亲情戏 。李尖尖有两个学霸校草哥哥,一个纵容自己疯闹,一个指导自己学习,还有两个好脾气的爸爸,一个做菜好吃,一个给零花钱大方 。
对此观众半含酸地调侃道:“你以为的哥哥们:凌霄、贺子秋;实际上的哥哥们:苏明成、苏明哲 。你以为的爸爸:李海潮;实际上的爸爸:苏大强 。”
在这样的观众需求下,“骨科”反而成为次要选项 。当“骨科”元素破坏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时,则激起观众最强烈的抵触心理 。
一条点赞近5000的豆瓣热门短评在《以家人之名》开播之初写道:“国内很少有这种样的亲情剧,终于有人拍家里日常琐碎关系了 。看样子套路非常酷似成为下一个《请回答1988》,真的求求编剧不要写兄妹在一起了好不好,不要谈恋爱了,日常日常!”
但撕裂了温馨家庭关系的也不是三角恋本身,而是略显突兀的情感过渡:凌霄几乎没有任何纠结地完成了亲情到爱情的转向,追求妹妹仿佛天经地义,这对待他们如亲生父亲的李海潮来说,显得轻浮;对视他如亲哥的李尖尖来说,显得猥琐 。

《以家人之名》为什么让观众“恐骨科了”?

文章插图
贺子秋与凌霄的“争妹修罗场”
或许骨科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凌霄和李尖尖那样铺天盖地的吻戏,而是行为上不逾矩,但情感上越是压抑越是澎湃 。
经典老剧《蓝色生死恋》里尹俊熙、尹恩熙兄妹之间克制的禁忌之爱赚足了观众的泪水;2011年的《家,N次方》中,楚牧与薛之荔上演重组家庭之间的姐弟恋情,全程没有一场吻戏,但也成为观众心中的白月光,该剧豆瓣评分8.2 。
又或许《以家人之名》想要对标的并不是纯爱式骨科,而是台词中致敬里的《哥哥太爱我了怎么办》 。该系列日剧、电影由片寄凉太与土屋太凤主演,改编自夜神里奈同名漫画 。
作为漫改作品,剧中各种吻戏粉红不断,和凌霄的行为一样:片寄凉太单方面明确了心意,并知道自己与妹妹没有血缘关系后就强吻了妹妹,而当时的妹妹还把哥哥当做亲哥 。

《以家人之名》为什么让观众“恐骨科了”?

文章插图
片寄凉太与《以家人之名》隔空互动
但没有人会跟少女漫较真,《哥哥太爱我了怎么办》也并没有获得太高的评价,影版豆瓣评分6.3,热评表示“以正常审美来说,这绝对是烂片,奈何片寄凉太美颜盛世,中和下来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