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为什么让观众“恐骨科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吴喋喋,编辑:何润萱,头图来自:《以家人之名》
从对“伪骨科”兴奋期待到不满弃剧,只需要半部《以家人之名》的时间 。
“骨科”全称“德国骨科”,泛指亲生兄弟姐妹之间产生的有违人伦的亲密关系,无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发生感情则是“伪骨科” 。小说、漫画作品中,常通过重组家庭、收养等设定来展开一段“伪骨科”故事 。

《以家人之名》为什么让观众“恐骨科了”?

文章插图
LOFTER上不少同人/原创作品带了“骨科”标签
谭松韵、宋威龙、张新成主演的《以家人之名》就是一部带有“伪骨科”爱情元素的作品,观众喜欢用演员张雨剑胡诌的一句话来概括剧情:“我的哥哥一开始是我的男朋友,后来变成了我的老公 。”
丧妻的面馆老板李海潮独自抚养女儿李尖尖(谭松韵),又收养了被亲生父母抛弃的贺子秋(张新成);李家楼上住着离异的凌和平和他的儿子凌霄(宋威龙),两个家庭互帮互助,久而久之组成了特殊的五人家庭 。
凌霄一开始是李尖尖的哥哥,后来对李尖尖产生爱情,从兄妹关系转变为情侣 。该剧并没有遮掩男女主角“兄妹终成有情人”的剧情走向——片头、片尾里都有不少二人的吻戏画面 。
但毒眸观察到,这场事先张扬的“伪骨科”爱情如今遭到了不少观众强烈反对 。
豆瓣热门差评写道:“不能接受亲情变爱情,即便没有血缘关系 。”甚至有观众拿《家有儿女》来类比《以家人之名》的别扭之处:“看《家有儿女》看到夏雪和刘星亲嘴了,你说恶心不恶心?”
随着三位主角“三小无猜”的少年时期戏份结束,凌霄李尖尖的兄妹情逐渐“变质”,该剧也从刚开播时的豆瓣8.6分一路跌到如今的7.2 。
影视作品中“骨科”、“伪骨科”桥段并不少见,比如《以家人之名》台词里提及的《哥哥太爱我了怎么办》,经典韩剧《蓝色生死恋》《天国的树》、台剧《蔷薇之恋》等等……这种通过背德感赋予爱情以张力的故事模式屡试不爽 。
但为什么《以家人之名》偏偏让观众“恐骨科”了?
官配不好嗑,是“骨科”的错吗?
《以家人之名》口碑滑坡,“骨科”触雷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
前10集备受好评的亲情戏中,就已经出现了争议 。比如不少观众敏锐地指出,《以家人之名》人物设定有一定程度的“厌女”倾向 。
剧中的完美家长是身为男性的李海潮;另一位爸爸凌和平忙于工作、让伴侣面临丧偶式育儿,但编剧为他设定的职业是警察,忙到年三十也吃不上一顿囫囵饭 。因此凌和平育儿上的缺位就变得难以苛责,角色给人的感受仍然是可爱的 。
诚然剧中也出现了贺子秋生父赵华光这样的“坏爸爸”,但相比之下,剧中的母亲角色几乎全军覆没 。
贺子秋的生母、漂亮的单亲妈妈贺梅被李海潮的邻居们起了绰号“妲己”,她也没有“辜负”这一外号,向李海潮借了一大笔后,抛下贺子秋消失了十几年 。
凌霄刻薄的外婆、神经质的母亲陈婷、陈婷再婚后生下的骄纵的小女儿秦美央构成了剧中最大反派“凌霄家女性三代” 。她们的存在只为了破坏五人家庭平静祥和的小日子,8月12日,“凌霄家女性三代好气人”词条冲上热搜 。
李尖尖的两位闺蜜齐明月和唐灿都有不幸的原生家庭,齐明月的妈妈控制欲超强,女儿从吃穿用度到人生轨迹都必须严格按自己的计划进行;唐灿的母亲市侩冷漠,把漂亮的女儿培养成童星做赚钱工具 。
“父母皆祸害”固然是值得讨论的现实议题,但在《以家人之名》里,这种讨论却变成稍显悬浮的“母亲皆祸害”:现实家庭中缺位的往往是爸爸,剧里却是妈妈集体失格,一个圣光普照的“男妈妈”李海潮来治愈所有伤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