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总走不出负面情绪,多半是因为这点


一个人总走不出负面情绪,多半是因为这点

文章插图
面对你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你会怎么办?
天太冷不想上班——硬把自己从被窝里拽起来
亲戚介绍相亲——硬着头皮去应付走个过场
【一个人总走不出负面情绪,多半是因为这点】讨厌运动——默念“要么瘦要么死”,咬牙坚持
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会这样强迫自己 。
强迫意味着调动了消极情绪 。
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情绪上容易更加抗拒、更难将自己认为有益的事情(比如运动、学习)坚持下去 。
调动消极情绪是我们的本能,却不是长久之计 。
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说:我们能够勇敢面对挑战,变得更加坚韧和坚强,是因为调动了积极情绪,而不是消除了不安情绪 。
01.相对于积极情绪,我们更“喜欢”消极情绪虽然我们嘴里都说着“我想追求的是快乐”,但事实上,我们更容易被消极情绪吸引 。
以前的人类为了活下来,经常会面临危险,从而产生恐惧、愤怒等能够保护自我的消极情绪,以至于让这些消极情绪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基因里,时至今日仍然会第一时间对它们做出反应 。
积极情绪产生时,我们反而没有那么重视 。
小时候考了100分被说“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长大后遇到开心的事情会马上想到“乐极生悲”,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人也总会被嘲讽“太过正能量”……
种种原因,导致我们对积极情绪没有那么敏感 。
但积极心理学的领军人物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经过大量研究后,在她的著作中指出了积极情绪的三个真相:
真相一:积极情绪能扩展思维,拓宽我们的视野,敞开我们的心灵和头脑,使我们更善于接受、更富有创造性 。
真相二:积极情绪可以建构心理优势,形成良好的心智习惯、社会联系和健康的身体,把我们变得更好 。
真相三:积极情绪能提高我们的心理韧性,让我们百折不挠 。
而且,受积极情绪的影响,周边的环境、人际关系,都会悄悄发生变化,间接建构了资源 。
总而言之,“消极情绪”带来消极思维,解决眼前的问题;“积极情绪”带来积极思维,解决长远问题 。
一个人总走不出负面情绪,多半是因为这点

文章插图
然而,积极情绪是脆弱的,它很容易就被一点不愉快的事情扑灭:
考完一个重要证书,感到轻松愉悦,但2个小时后开始担心成绩;
升职加薪,回家报喜,家人说:不要高兴得太早,要更加努力;
早上精心打扮,穿上新鞋子出门,在地铁里被人踩了一脚……
所以,培养积极情绪,比处理消极情绪,其实更耗精力 。
02.摆脱情绪惯性,培养积极情绪我们更容易被消极情绪吸引,也更容易沉溺于消极情绪,形成了惯性 。
惯性的力量,就像一个沼泽,能够把人牢牢吸住,哪怕你能看得见外面的世界,你心里知道不能这么做,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往下沉 。
这时候,如果有好的关系或好的生活体验,就能够“拉你一把” 。
所以,我们也会发现,在生活中有自己爱好的人,情绪和心态往往会更积极 。
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正能量,而是因为产生情绪消极的时候,他们能借助爱好这个“外力”,把他们从沼泽里拉出来 。
相对于爱好所能提供的“好的生活体验”,“好的关系”往往更难获得 。
不管是亲人、朋友、伴侣、孩子,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关系问题,有时候,甚至消极情绪就是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