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雍正最狠的片段不是处决年羹尧,而是“八王逼宫”( 二 )


另外 , 我们看一下雍正对另外几个重要人物的安排:
其一:弘历
弘历当时已经是雍正帝心里的接班人 , 连弘时也意识到这一点 , 所以 , 他早早就闭门谢客 , 准备远离皇位之争 , 只可惜 , 他八叔凭着三寸不烂之舌 ,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 最后再以自身处境为警示 , 才劝得弘时重新加入到争斗的行列 , 而且 , 弘时还在老八命人接管西山大营、丰台大营时扮演了重要角色 。可以说 , 弘时是直接参与八爷主导的这场政变
按照惯例 , 像关外王爷悉数进京议事这种大事 , 作为“储君”的弘历绝对应该参与 , 而此时的弘历呢?他被雍正远远派到地方去探查民情 , 这个不寻常的举动也表明雍正在剧中的一句话“多少骂名 , 都由我来背” 。看来 , 当时的雍正已经决定动手了 , 所以 , 故意找个理由支开了弘历;

雍正王朝:雍正最狠的片段不是处决年羹尧,而是“八王逼宫”

文章插图
其二:十三爷
十三爷当时身体并不好 , 但是他在雍正帝的权利中枢中还是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 关外王爷们集体觐见 , 哪能缺了十三爷在场?而雍正帝邪了门 , 破天荒地在十三爷不在场的情况下就开始与众位王爷探讨新政的实施 ,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 , 这场讨论 , 雍正像是要把十三爷排除在外
【雍正王朝:雍正最狠的片段不是处决年羹尧,而是“八王逼宫”】另外 , 当弘昼向雍正说明老十三临时掉头的时候 , 雍正帝十分关切 , 一连问了好几句“你十三叔呢?”、“要不要紧?”等话 , 后来又说“该不会被挟持了吧?”表面看 , 这是对老十三的关心 , 其实 , 雍正是害怕老十三的介入会打乱他的全盘计划 , 也许是在担心老八他们会拿老十三来要挟雍正 , 毕竟雍正和老十三的身后情意绝非他人可比
那为什么要避开老十三呢?雍正帝曾经说过 , 十三爷的府中到处都是别人的眼线 , 所以 , 这件事要想“一瞒到底”就必须绕开老十三!
如果说支走弘历是为了“一个人背锅”的话 , 那瞒着十三爷除了“保密”因素之外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 那就是老十三是个性情中人 , 素有“侠王”的称号 , 而且老十三向来反对兄弟相残 , 即使在太子被废之时 , 他也不离不弃 , 说明他对众兄弟还是有感情的 , 如果他到时开口求情 , 会给雍正徒增不少麻烦 。
在把弘历和老十三这两个人都排除在外之后 , 雍正帝就可以实施自己的“钓鱼”计划了 , 但是这根鱼线由谁抛出去呢?图里琛!
千万别小看这个五大三粗的侍卫 , 当时的侍卫分为很多种 , 图里琛能做到最牛掰的“御前侍卫统领”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尤其在朝代更迭后 , 往往会出现“一朝皇帝一朝臣”的现象 , 可图里琛呢?在康熙帝去世之后 , 依然是雍正皇帝身边的红人 。你说他属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谁也不信!看完下面这两件事 , 我们可能还得给图里琛大大一个“服”字
事件一:
康熙帝准备废太子时心情郁闷 , 晚上让图里琛和李德全等人陪着散步 , 不想 , 在鹿场撞破了太子和郑春华的丑事 。当时咱们的土统领在哪?他装作尿急躲一边去了 , 结果 , 本该他挨的那个耳光打在了另外一个侍卫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