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也要“线下为王”了?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京东的主题可能都逃不过“下沉”二字 。
连续几次财报里,下沉市场都已经成为京东增长的主力军 。就在上周发出的第二季度财报中,最亮眼的一组数据应该是年度活跃用户数突破了4亿,且该季度下沉市场贡献的新用户占比达到70% 。
京东的下沉的一部分,是通过线下店实现的,而这段时间,从投资便利店,到全资收购五星电器,京东最近的许多动作也都围绕着线下店的布局 。可以说在“线下”这个新故事里,京东处在新一轮的爬坡期 。
下沉,是五年战争
8月17日晚,京东公布2020年Q2的财报,因为有着“618”这个疫情之后首个大规模线上购物节,再加上不少动作进入收割期,京东的各项指标又上了一层:该季度京东实现净收入2011亿元人民币(约2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8%,首次实现单季净收入超2000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为5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3亿元人民币,增长超过117% 。
开头提到的用户数的增长情况是,截至2020年6月底,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4.174亿,单季度新增3000万,同比增长29.9%;6月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0% 。
下沉市场功不可没,对有着高客单价、高服务门槛的固有形象的京东来说,下沉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集团层面的战略增长手段了 。
从2019年Q4起,京东就开始有过一半的新增用户都来自3~6线城市,今年“618”期间,六线城市配送单量增幅是一线城市的150% 。另有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在618期间新安装京东APP的用户中,近68%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京喜自身新用户增长环比超过100% 。
京东方面判断,下沉市场的红利巨大 。
负责京东集团战略规划部下沉规划的唐晨,前段时间就对媒体表示过,首先,下沉市场还有差不多9亿人,占全国的66%,GDP占比接近50% 。“第二,我们认为整个中国的社会其实是一个葫芦型的社会,下沉市场是下葫芦,基数更庞大,我们认为葫芦型社会大格局在未来5~10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
这样的红利,也使得下沉用户增速已经远超过了京东大盘的增速,京东不得不对下沉市场越发重视 。
对于京东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的下沉计划,唐晨透露称会有以下几点举措:第一,围绕用户做深耕,进一步去提升京东在下沉市场用户的渗透率;第二,加大对于模式创新的投入,比如产业带和京喜;第三,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策略,2B等新基建、社区团购、开放供应链等新机会 。
不过,虽然数据增长很快,但深入下沉市场的“铺路”工作并非这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这可能是持续长达~3年,甚至是长达5年的战役 。”唐晨判断 。
线下再造一个京东?
下沉目前是京东不管是收入还是用户增长的重要来源,京东主要在做的是通过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来加快下沉的动作 。其中,APP主站的下沉是线上的主要战场,而在线下,京东最近的动作也开始多了起来 。
前段时间,比较出乎人意料的是京东投资福建本地的见福便利店 。其实早在2017年,京东新通路就开始了京东便利店的扩张计划,还曾经有过从每周开1000家到每天开1000家这样的激进目标 。但其实,眼下京东下沉的最现实的载体,还是拥有京东基因的家电专卖店、电脑数码专卖店等 。京东方面的数据显示,目前京东家电专卖店数量超1.5万家,覆盖2.5万个乡镇、60万个行政村 。
从理论上说,家电线下店是能将京东品牌发挥到最大的一个项目,因此它身上的任务不能仅仅针对农村市场 。这或许正是为什么要将扩张的任务,全权交给了全资收购来的五星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