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正东: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

9月9日-11日,「2020中国母基金峰会暨第二届鹭江创投论坛」在厦门盛大开幕 。本次峰会由《母基金周刊》、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建发集团、金圆集团、厦门国际银行、兴业证券联合主办,行业内知名母基金与机构LP、产业集团、经济学家等齐聚现场,共话“投资机构软实力”,开启中国投资机构新征程 。
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在会上再次表示:股权投资行业只有两种机构能生存,第一种机构就是大而强,第二种机构就是小而富 。
以下为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在「2020中国母基金峰会暨第二届鹭江创投论坛」上的演讲实录,经《母基金周刊》精编整理,有删减:

倪正东: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

文章插图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私募股权投资20年》,我从1998年开始进入这个行业,2000年开始独立创业,到今年刚好也是清科20年 。弹指一挥间,这20年过得很快 。
从清科的角度来看,我们这20年做了很多的事情 。我们发布了很多报告、办很多场会,很多人在清科的会上认识了新的投资人、新的创业者、找项目、找投资 。清科从2006年开始做基金,从第一支美元基金到现在,已经管理了300多亿元的资金,直接投资了近300家公司,作为母基金或LP,也投资了约100支基金 。今年市场钱不多,但是清科母基金作为市场上最活跃的母基金之一,还是在积极的投资 。
整个行业在这20年里发展得非常快,最近10年整个行业增长了15倍 。相较20年前,行业增长了500倍,每年投资的金额增长了500倍,管理规模增长了500倍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投资机构基业常青的关键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
不管是LP或GP,经常和创业者、投资人打交道,大量的看基金或者创业项目,通过接触发现别人好的东西,也挑出其中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市场上为什么很多人走向成功,也有很多人走向衰落?对于一支基金来说,为什么成功?清科的LP们投了100多支基金,我自己个人投了30多支基金,有的基金为什么曾经那么牛,后来就走向了衰落,这是为什么?
比如说20年前,中国最知名的VC是谁?中国最牛的PE是谁?那时候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都还没有什么钱,活跃的都是从海外来到中国的基金,他们的投资额大多都是50万美元、100万美元,很少有机构能给到单个项目300万美元 。
15年前,中小板和之后的创业板开板,让一些国内的人民币基金投资机构赚到了钱,成长为了市场上头部的活跃机构 。
如果问起10年前中国最活跃的VC,可能会有三四家机构竞争这个位置,因为很多机构抓住了TMT带来的投资机遇也收获了项目IPO的回报 。10年前中国最牛的PE机构,到现在地位或许也已经不比当年 。
2015年,市场里涌现了一波新的投资机构,有些做的很好,少数机构成为了异军突起的黑马,单个项目可以赚100多亿美元 。有些机构在这期间也走向了衰落,当时很多市场上非常抢眼的机构,虽然今天依旧在这个市场里,但很少看到他们出来投项目了 。
20年过去,市场也在不断洗牌 。到了现在,当大家谈起最牛的VC和PE,肯定第一个想到的是红杉和高瓴 。股权投资行业是一直动态变化的,今天的江湖已经和20年前太不一样了 。
那么,到了2030年,中国最牛的VC/PE会是谁呢?还会是他们吗?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
下面我讲讲这个行业里的几个问题 。
第一,是治理的问题
治理问题是很多基金的首要问题,很多基金做得好就是治理做得好 。一个基金好或坏,能否基业常青,治理是核心的核心 。